[实用新型]热释电红外感应灯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52796.6 | 申请日: | 201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8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生良;沈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生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4501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释电 红外 感应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热释电红外进行人体活动探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走廊、楼道等公共照明场合,其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手动开关控制,其缺点容易造成灯一直开着,浪费能源,且需要较复杂的布线等工作,一旦出现故障,维修起来比较麻烦;另外还有一种感应灯,它根据声控的原理进行控制,其缺点是对接收的信号要求比较高,根据灵敏度设定的不同,容易造成多灯齐亮或者均不亮的情况。
近年来,使用热释电红外进行人体活动探测的技术在照明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PI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探测并接收移动物体与背景之间的红外能量变化。探测器的灵敏度取决于目标与背景的温差、目标相对于背景的表面面积、目标的表面面积、目标的速度以及与探测器的距离等因素。由于人体温度基本在37°左右,因此温差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环境温度的变化对PIR探测有重要影响。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专用集成芯片对PIR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和固定阈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超出范围来决定是否有人体活动。在灵敏度设置较高时,空气的流动,小动物的活动容易引起误报,灵敏度设置较低时,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将导致不能探测到人体活动。该项技术在热释电红外感应灯的具体应用时,存在环境温度接近人体温度时,感应灯失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控制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控制器,它主要包括微控制器、PIR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源电路,在FIR传感器外部设置有菲涅尔透镜,FIR传感器与FIR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FIR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AD0端口连接,环境温度测量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连接,光照测量电路与微控制器连接,输出灯光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连接,输出灯光控制电路与灯光驱动电路连接,电灯设置在灯光驱动电路内,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延时设定模块与灵敏度调节模块。
上述环境温度测量电路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为数字式。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控制器,其设置有环境温度测量电路,测量出环境温度值,通过微控制器进行模糊化处理,减少了环境温度对FIR传感器探测的影响,提高了FIR传感器探测的准确性,降低了误报或感应灯失灵的可能性。同时设置有输出灯光控制电路,在探测到人体活动停止后,延时一段时间再将输出灯光控制电路的脉冲宽度减小,从而降低了灯光的亮度。一方面到达节能的效果,另外一方面,如果人还在原地,由于没动导致没探测到,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人体活动一下,输出灯光控制电路的脉冲宽度复位,灯光亮度水平恢复正常值。如果一直没有人体活动探测到,再过一段时间再将输出灯光控制电路的脉冲宽度减小,使得灯光亮度降低,直至熄灯。另外设置有光照检测电路,在探测到人体活动时,可按事先设定的光照强度,来调节灯光的亮度,从而达到设定值,并不是一直都处于最大值,从而节约了能量,在光线不足且探测到人体活动时,灯光亮度较低,使光照强度达到正常值即可。另一方面,微控制器可以进行ISP编程,这样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能方便实现感应灯的升级和维护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热释电红外感应灯控制器,它主要包括微控制器8、PIR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源电路,在FIR传感器2外部设置有菲涅尔透镜1,FIR传感器2与FIR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FIR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8的AD0端口连接,环境温度测量电路7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8的IO端口连接,光照测量电路6与微控制器8连接,输出灯光控制电路9与微控制器8连接,输出灯光控制电路9与灯光驱动电路10连接,电灯设置在灯光驱动电路10内,微控制器8上还连接有延时设定模块5与灵敏度调节模块4,环境温度测量电路7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为数字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控制流程:先进行初始化,接下来对光照进行采样,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人体活动探测;如果经过判断得出不需要人体活动探测,则返回继续进行光照检测,如果需要进行人体活动探测,接下来进行温度检测、PIR信号检测及计算出PIR信号的变化率,对这三个信号进行模糊化、模糊推理、推理结果清晰化处理后得到是否需要亮灯的结论;如果不需要亮灯,则返回到光照检测,如果需要亮灯,输出灯光控制电路9根据光照及设定值的设定,调整脉冲宽度控制灯光驱动电路10,同时启动延时定时器,如果原来定时器已启动,则重新定时。当定时时间到,仍没有探测到人体活动,将灯光的输出亮度降低,低到一定程度后,关闭灯光驱动电路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生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生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2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电路板应力的结构及电路板
- 下一篇:可分别控制双路负载的红外感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