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室用融雪管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0358.6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3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田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76 | 分类号: | E04D13/07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融雪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用的融雪管的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温室用融雪管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温室顶部的集雪结构包括固定在立柱1上端的集水槽2,集水槽的上端通过支架3支撑天沟4。对于上述集雪结构,常采用的融雪方式为:在靠近水槽的立柱上打孔,将融雪管插入上述孔内进行定位。该种融雪管定位的方式存在的缺陷为:限于立柱的宽度,通常只能设置一根融雪管,导致集雪结构中的雪吸收热量不足,不能尽快的融化,同时由于融雪管离集雪结构较远,部分热量扩散到大气中,使雪吸收的热量进一步降低,雪不能尽快融化,加大温室顶部的承载,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温室部分坍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融雪管靠近集雪结构的温室用融雪管托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室用融雪托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的下横架部分,左侧架部分和右侧架部分,所述左侧架部分和右侧架部分在远离下横架部分的一端均设有向内的凸起,在左侧架部分和右侧架部分的上端面上均设有放置融雪管的凹槽,所述下横架部分固定于立柱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靠近集雪结构的一端,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至少使天沟嵌入其中,所述左侧架部分内侧壁与右侧架部分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至少使集水槽嵌入其中。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下横架部分上设有穿螺钉的通孔。
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与集雪管外相匹配的矩形、V形或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通过托架上左、右两侧的凹槽,可以在天沟的两侧分别设置融雪管,一方面融雪管的数量是原来的2倍,另一方面融雪管更接近雪源,可以减少扩散到外界环境的热量,采用上述结构后,融雪管提供给雪的热量是原结构提供热量的2倍以上,可以使雪较快融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立柱;2-集水槽;3-支架;4-天沟;5-融雪管;6-托架;6/1-下横架部分;6/2- 左侧架部分;6/3-右侧架部分;6/4-向内的凸起;6/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一种温室用融雪托架6,包括一体的下横架部分6/1,左侧架部分6/2和右侧架部分6/3,左侧架部分和右侧架部分在远离下横架部分的一端均设有向内的凸起6/4,上述凸起之间的距离至少使天沟嵌入其中,具体地,两凸起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等于天沟两侧面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托架在安装时,凸起部分不与天沟发生干涉。在左侧架部分和右侧架部分的上端面上均设有放置融雪管5的凹槽6/5,凹槽的截面形状只要能保证融雪管安装即可,可以为矩形、V型,圆弧形等。下横架部分可以通过焊接或设置螺钉孔的方式固定于立柱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靠近集雪结构的一端。上述左侧架部分内侧壁与右侧架部分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至少使集水槽嵌入其中,具体地,两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等于集水槽两侧面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托架在安装时,左侧架部分或右侧架部分不与集水槽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0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