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工位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0030.4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薛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02 | 分类号: | B23B39/02;B23B4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工位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工位加工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杆镗大、小孔及镗润滑油沟工艺为:工序一,粗镗大、小孔;工序二,镗润滑油沟;工序三,精镗大、小孔,分别在三台设备上(需要三次装夹)加工完成。由于多次装夹,每次装夹都容易产生一定的误差,经常导致精加工孔的时候精镗不上面;如果为了保证加工上面,而把加工余量加大的话,又导致加工面光洁度达不到客户要求,也容易导致行位公差超差。因此,传统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差、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的四工位加工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四工位加工机包括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上设有四个工位,每个工位上设有被加工件的相同的夹具,第一工位为装夹工位,第二工位为粗镗孔工位,第三工位为镗润滑槽工位,第四工位为精镗孔工位,被加工件在装夹工位上被安装在夹具上,由回转工作台带动步进式转动,每转动一次,被加工件沿装夹工位、粗镗孔工位、镗润滑槽工位、精镗孔工位顺序调整一个工位,在回转工作台周边对应第二、三、四工位分别设有粗镗主轴系统、镗润滑槽主轴系统和精镗主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粗镗主轴系统包括粗镗大孔主轴机构和粗镗小孔主轴机构,其并列设置于机台的滑块上,滑块由伺服机构带动左右运动,粗镗大孔主轴机构和粗镗小孔主轴机构上的输出轴由进给机构带动前后进给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镗润滑槽主轴系统设置于机台的滑块上,镗润滑槽主轴系统上的输出轴由进给机构带动前后进给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精镗主轴系统包括精镗大孔主轴机构和精镗小孔主轴机构,其并列设置于机台的滑块上,滑块由伺服机构带动左右运动,精镗大孔主轴机构和精镗小孔主轴机构上的输出轴由进给机构带动前后进给运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机加工连杆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第一个连杆在装夹工位固定于夹具上;
步骤2:回转工作台步进式转动,带动第一个连杆进入第二工位,对应第二工位的粗镗主轴系统对第一个连杆的大小孔进行粗镗;同时第二个连杆在装夹工位固定在夹具上;
步骤3:第一个连杆的大小孔粗镗完成后,回转工作台步进式转动,带动第一个连杆进入第三工位,对应第三工位的镗润滑槽主轴系统对第一个连杆进行润滑槽的镗孔;同时带动第二个连杆进入第二工位,对应第二工位的粗镗主轴系统对第二个连杆的大小孔进行粗镗;第三个连杆在装夹工位固定在夹具上;
步骤4:第一个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在对应的第三工位和第二工位加工完成后,回转工作台步进式转动,带动第一个连杆进入第四工位,对应第四工位的精镗主轴系统对第一个连杆的大小孔进行精镗;同时带动第二个连杆进入第三工位,镗润滑槽主轴系统对第二个连杆进行润滑槽的镗孔;第三个连杆进入第二工位,对应第二工位的粗镗主轴系统对第三个连杆的大小孔进行粗镗;第四个连杆在装夹工位固定在夹具上;
步骤5:第一至第三个连杆分别在对应的第四至第二工位加工完成后,回转工作台步进式转动,第一个连杆回到装夹工位,卸下加工完成的连杆,再在夹具上装上待加工的连杆,如此四个连杆在四工位同步进行不同工位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工作台每次旋转90度并锁定,等待下一次加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及加工方法,只需进行一次装夹,在四工位加工机上同时完成连杆的粗精镗大、小孔及镗润滑槽。另外,该设备工作时仅需一名人员在装夹工位上进行装夹和卸装操作,其余三个工位的加工系统同时对三个连杆进行加工,从而大幅提高了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工位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工位加工机的回转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中步骤2的连杆加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中步骤3的连杆加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中步骤4的连杆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0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