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平衡吊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9725.0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瑾;谢里阳;李佳;马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平衡 吊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平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平衡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空间探测器顺利完成探测任务,需要在地表模拟空间低重力环境,这就要求空间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实验时,对其进行重力平衡。重力平衡系统要求探测器在俯仰、侧倾等姿态变化时,不能引入附加的力矩而改变探测器的受力状态;因此,重力平衡系统吊挂装置的吊挂作用力作用点必须在探测器质心上。但是探测器的质心在探测器内部,在不改变探测器原有结构的情况下无法使吊挂力的作用点通过质心,目前没有相关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吊挂力作用点很难通过探测器质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力平衡吊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重力平衡吊挂装置,要点在于由上层滑动块、上层连接块、下层滑动块和下层连接块组成,上层滑动块的顶面与吊绳相连,上层滑动块在上层导轨上运动,弧形的上层导轨两端通过上支撑杆与上层连接块相连,上层连接块设置在上支撑杆的中心上,上层连接块通过上中心支撑杆与上层导轨相连,上层连接块与下层滑动块相连,下层滑动块在下层导轨上运动,弧形的下层导轨两端通过下支撑杆与下层连接块相连,下层连接块设置在下支撑杆的中心上,下层连接块通过下中心支撑杆与下层导轨相连。
所述的上、下层滑动块均为凹形结构,凹形开口端的两个侧面向外倾斜,向外倾斜的两个侧面安装有滑动滚轮。
所述的上层导轨的中轴线与下层导轨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显著的特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资助号为N100603010。能在不改变原有重力平衡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使吊挂力的作用点在重力平衡系统做任何状态变化时,都作用在重力平衡系统的质心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绳、2上层导轨、3上层滑动块、4滑动滚轮、5上中心支撑杆、6上层连接块、7下层导轨、8下层滑动块、9下层连接块、10上支撑杆、11下中心支撑杆、12下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重力平衡吊挂装置,由上层滑动块3、上层连接块6、下层滑动块8和下层连接块9组成,吊绳1通过上层滑动块3顶面的通孔固定在上层滑动块3上,上层滑动块3在上层导轨2上运动,弧形的上层导轨2两端通过上支撑杆10与上层连接块6焊接在一起,上层连接块6焊接在上支撑杆10的中心上,上层连接块6通过上中心支撑杆5与上层导轨2相连,上层连接块6焊接在下层滑动块8上,下层滑动块8在下层导轨7上运动,弧形的下层导轨7两端通过下支撑杆12与下层连接块9相连,下层连接块9焊接在下支撑杆12的中心上,下层连接块9通过下中心支撑杆11与下层导轨7相连,上层导轨2的中轴线与下层导轨7的中轴线相互垂直,上、下层滑动块均为凹形结构,凹形开口端的两个侧面向外倾斜,向外倾斜的两个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滑动滚轮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在重力平衡系统运动时,吊绳1保持竖直,上层滑动块3通过滑动滚轮4沿着上层导轨2滑动,上层导轨2和上层滑动块3随着下层滑动块8运动,下层滑动块8通过滑动滚轮4沿着下层导轨7运动,弧形的上层导轨2与弧形的下层导轨7相互垂直,并且弧形的上、下层导轨圆心都与重力平衡系统的质心重合,探测器在运动中发生状态变化时,吊绳1始终保持竖直,吊绳1的作用点始终通过弧形导轨的圆心,同样始终通过重力平衡系统的质心,保证了在不改变重力平衡系统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使吊挂力始终过重力平衡系统的质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9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皮用皮肤镊
- 下一篇:具有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功能的电子喉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