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棺吊装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649500.5 申请日: 2010-12-09
公开(公告)号: CN202080869U 公开(公告)日: 2011-12-21
发明(设计)人: 李金友 申请(专利权)人: 李金友
主分类号: B66F19/00 分类号: B66F19/00;E04H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6200 吉林省辽源市***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悬棺 吊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我国古代悬崖峭壁上的吊装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我国福建省武夷山、江西省龙虎山、四川省宜宾、贵州省、三峡等地的悬崖峭壁上的洞穴内,均保存许多至今已有二千年以上的神奇的悬棺葬,有的山下有河流穿过,有的山下是陆地,我国古人在当时条件下是如何将这些沉重棺木送到洞内的?竟成了后人不解之谜,为了解开这个谜底,古往今来诸多人士到实地考察,查找资料多方考证,至今还是说法不一,争论不休。其一认为是地壳变迁导致河水涨落所致,其二认为用堆土法、架设云梯法、修战道法等,更有甚者认为是“蜘蛛人”或采药人背上去的。如今有人桉自己的想法制作出专门吊装工具到龙虎山现场试验,虽然也能在某一选定条件下试验成功,但却不能对所有悬棺所处地理条件实现完美吊装,至今,悬棺吊装仍是不解之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棺吊装,利用悬棺葬所处年代民间使用的两轮马车中两只车轮能在车轴上转动的带车轮的车轴,一组梯子或木排、竹排、横木、木板,提升绳索及各种用于捆绑、吊挂、拉控的绳索,各种配重物,山上的木桩或树木等组成一幅由人力拉升的车轮轴吊车,再将棺木放在木板上,操作人员、家属和亲人可站在木板上护送,也可在馆木安葬处举行各种祭奠活动;车轮轴吊车各组成构件的大小、数量及提升绳索的缠绕方法等可根据悬棺的重量、尺寸大小和安葬处的具体地理环境选用相应的结构形式,将棺木吊装到安葬处停放。 

各种绳索的直径、长度,梯子长短、宽窄、数量及吊挂形式,在空中因棺木进洞、安放等需要加长、加宽,棺木捆绑方法,防护板设置及拆卸,配重物的多少及每只的重量,防转动绳索的捆绑和拆除等,均应根据棺木的重量、随乘人员多少及具体安葬条件下的实际需要确定。 

一种古人悬棺葬中的悬棺吊装其特征在于:它由上下两个车轮能在车轴上转动的带车轮的车轮轴,一组梯子和横木、木板,防护板,用于提升、捆绑、吊挂的各种符合条件的绳索,各种配重物及山上栓牢绳索用的木桩或树木等组成一副由人力拉升的能沿崖面上下滚动运行的空中操作平台,称它为车轮轴吊车;栓牢固定车轮轴的绳索的一端套牢固定车轮轴的车轮后在山上的木桩或树木上栓牢,将固定车轮轴吊挂在悬棺安葬处的上方适当位置作为定滑轮,提升绳索的一端在移动车轮轴上栓牢,另一端绕过固定车轮轴后再在固定在下面的横木上缠绕后或穿过同一个孔后拼拢,梯子与横木捆牢后吊挂在移动车轮轴的下方,再铺上木板,棺木放在木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轮轴吊车所用之物均为当时、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之物,做到“用时拿来,用后还原”,方便、省时、省力、经济,又能适应于各种条件下的棺木吊装和安放,家属、亲人等均可随同吊车一起护送棺木到安葬处,也可在棺木安葬处举行各种祭奠仪式。 

附图说明

采用3D设计手段,对车轮轴吊车的基本结构,和各种不同条件模拟设计的吊装结构及吊装图,见图1~图27。其中:图1为车轮轴吊车提升绳索的直接缠绕法的基本结构形式,图2为局部放大图,图1、图2中,P提升绳索缠绕方法示意图,(1)固定在地面、船或木筏、竹筏上的横木,(2)控制棺木与崖面距离的拉控绳索,(3)提升绳索,(4)备用配重物,(5)提升配重物,(6)梯子与横木,(7)控制方向用拉控绳索,(8)固定车轮轴,(9)栓牢固定车轮轴的绳索,(10)固定在山上的木桩或原有树木,(11)移动车轮轴,(12)防护板,(13)防转动绳索,(14)棺木,(15)梯子与横木吊挂绳索,(16)棺木吊挂绳索,(17)捆绑棺木绳索。 

图3为可随时插入和抽出的防护板上下两个方向的视图,图4为提升绳索直接缠绕法在正斜度崖面1上悬棺吊装结构图,图5为提升绳索直接缠绕法在负斜度2或洞口上方凸起崖面上的吊装结构图图6为车轮轴吊车提升绳索的滑轮组式缠绕法的基本结构形式,图6中,P为提升绳索滑轮组式缠绕方法示意图,图7为局部放大图,图8为在移动车轮轴上加装木架后,可增大梯子与崖面的距离捆绑结构图,图9、图10为无需转动方向可横向推拉棺木进洞时的特殊吊挂结构图,图11为提升绳索滑伦组式缠绕法在正斜度 崖面上的吊装结构图,图12为提升绳索滑伦组式缠绕法在负斜度或洞口上方凸起崖面上的吊装结构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友,未经李金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9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