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9428.6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3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毛守博;徐峰;赵雷;祝建军;宋强;尹鹏;郑修新;靳文超;张永秀;尹叶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于 冷凝器 油气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油气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在冷凝器内部的油气分离装置,属于制冷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空调制冷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了国家建设和日常生活中,在倡导环保和节能的现代社会,做为空调必不可少的部分-冷凝器,如何能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达到高效率,是现在空调生产和销售中重要的工作目标。
在制冷系统中,除了离心压缩机,所有的制冷压缩机都要使用油来润滑压缩机,并且在压缩过程中实现运转部分的密封。对于保证压缩机的高效率运转而言,油是很重要的,但也会对系统内的热交换产生负面影响。
在水冷螺杆机组中,冷媒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压高温的气体进入冷凝器,在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的同时,压缩机的润滑油也会部分被气体带出,进入冷凝器。压缩机中的润滑油被带出,除了会造成压缩机因为缺少润滑油而导致压机损坏外,还会对整个空调系统的功能造成影响,系统中任何的积油都会导致系统的功能降低。所以为了使尽可能少的压机油进入系统,需要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增加油气分离装置,通过该油气分离装置的过滤作用来降低冷媒中的含油率,高压气体进入油分后速度降低,使得油分内的过滤网能够捕捉制冷剂蒸汽携带的油,捕获的油形成油滴,掉落到油分离器的底部,然后经回油管道利用压力把油压回压缩机,经过过滤的冷媒进入冷凝器再进行冷却,变为高压低温过冷液体,再经膨胀阀后进入蒸发器。
在现有的螺杆机组中,普遍采用单独设置油分离器和冷凝器的方式,油分离器单独设置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串接于压缩机的高温排气管上。这种外置油分离器的方式,会使得整个冷却机组管路系统复杂,外形体积庞大,能效比降低,由于需要设置较多的阀件,使故障点增多,冷媒泄漏严重,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同时期可靠性也相对降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将油分离器内置于冷凝器壳体内部的方式,如公告号为CN101270945的中国专利“内置油分离式冷凝器装置及使用方法“中所公开的,将油分离系统和冷凝管束设置在同一个横置的钢制圆筒内,油分离系统采用了双向二次分离装置,油分离器由弓形壳体、底槽板及侧封板组成,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设置在油分离器的两侧,高温高压气体从油分离器进气口进入后,经过由金属网编制而成的过滤网过滤后从油分离器两端的出气口进入冷凝器。这样的气流出口方式容易造成冷凝器中冷凝管上方的冷媒不均匀,导致冷凝器中两边冷媒和筒体中间的冷媒量差别较大,从而影响冷凝器整体的换热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内置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它可以实现冷凝器内气体均匀流动,进一步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倾斜设置于冷凝器筒体的上方,由上部的圆弧形壳体、底部的平面底槽板及两个侧板组成,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进气管,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倾斜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油分离装置,在所述底槽板的上部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设置于所述油分离装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气通道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油分离装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油分离装置包括两组过滤网,对称设置于所述进气管的两侧。
其中,所述进气管伸入至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所述底槽板处。
所述两组过滤网之间的距离为200-350mm。
每组所述过滤网的厚度为180-250mm。
顺沿两组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二次分离的挡气板,所述挡气板与所述过滤网之间留有气体流动空间,在所述挡气板与所述过滤网之间靠近所述底槽板一侧的底部各设置一个出油管。
所述挡气板与所述过滤网之间的距离为65-100mm。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置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分离和回油效果好,油分离装置的出气口改变了传统的设置在两侧的方式,出气口对称设置在油分离装置底部的两侧,这样更有利于油气分离后冷媒的均匀扩散,使冷凝器筒体中的冷媒量分布较均匀,进而提高了冷媒在冷凝器中的换热效率,换热效率可以提高5%-10%,从而使整个机组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本实用新型气流方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9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料生产热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保温型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