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筒式执手锁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8770.4 | 申请日: | 201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刘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安精密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7/22;E05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王晔;陈倩 |
| 地址: | 30041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式执手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圆筒式执手锁,特别关于一种可配合门板厚度简易地调整其构件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可使外把手空转而无法开锁的圆筒式执手锁。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门板上的具有长把手的执手锁结构,主要具有一内把手组与一外把手组,该内、外把手经一锁体相连接,并配合控制一具有锁舌的锁栓来达到开、闭锁的目的,其中,该外把手组具有一设置在门板外侧的水平外把手,该外把手中设有一连接该锁体的锁心,该内把手组具有一设置在门板内侧的水平内把手,该内把手中设有一连接该锁体的旋钮(或按钮)。以此,当位于门板内侧的使用者欲锁固门板时,可转动旋钮(或按下按钮),使该外把手呈水平定位且无法转动的状态,因此也无法进一步带动该锁栓及锁舌运作,使位于门板外侧的人无法直接开启该门板,只有利用钥匙来驱动锁心,才能达到解除门板锁固状态的目的,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执手锁结构中,由于连接该旋钮(或按钮)及锁体的杆件的长度固定,无法视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当将该执手锁应用于厚度比一般门板薄的门板上时,该旋钮(或按钮)会过于突伸出该内把手,而当应用在厚度比一般门板厚的门板上时,该旋钮(或按钮)反而内缩于该内把手,如此不但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方便,更会影响该执手锁整体的美观;若要配合门板的厚度来更换长度适当的杆件,则在利用工具拆解该执手锁时,还可能会发生损坏该执手锁内部各构件的问题。
此外,上述现有技术的执手锁虽然可提供一种用以控制门板锁定与否的锁具,但是由于该内、外把手都是直接连接该锁体,所以在该执手锁处于闭锁状态时,该外把手组的外把手受到紧固而无法转动,因此当该外把手受到异常的外力作用时很容易会受到损坏,降低该执手锁的安全性能,所以实用性及安全性较差,并不符合使用者与市场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筒式执手锁结构,希望以此设计提供一种可配合门板调整其构件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在闭锁状态时可使外把手空转而无法开锁的圆筒式执手锁。
为了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一圆筒式执手锁包括:
相互连接的一锁体与一锁栓;
一内把手组,其设于所述锁体一侧,且包含一内套盘与一内把手,所述内套盘上贯穿设有一通孔,所述内把手设于所述内套盘的外侧面上,所述内把手的一端成型有一套管,所述内把手的套管与所述内套盘的通孔相对应且相连通;
一内侧按钮组件,其穿设于所述内把手组之中,并连接所述锁体与内把手,所述内侧按钮组件包含一内传动管、一调节套、一按钮套、一转动杆、多个定位销、多个弹性件与一按钮杆,所述内传动管贯穿设于所述内套盘的通孔间,并与所述内把手的套管以及所述锁体相接,所述调节套为一中空管体,其轴向穿设于所述内传动管中,所述调节套上贯穿设有一定位孔,所述按钮套套接于所述调节套的外端,并突伸出所述内把手的套管,所述转动杆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所述调节套中,所述转动杆上成型有多个容槽与多个穿孔,所述容槽间隔排列且径向内凹成型于所述转动杆的环壁面上,所述穿孔间隔贯穿所述转动杆,各穿孔分别与所述容槽相连通,所述调节套的穿孔选择性地与所述转动杆的其中一穿孔相对应,所述定位销分别设于所述转动杆的容槽中,每一定位销具有一定位端与一套接端,所述定位端突伸于相对应的转动杆的穿孔中,所述定位销的环壁面上在所述定位端与套接端之间设有一突出的凸缘,所述凸缘可对应抵靠于所述转动杆的容槽的底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定位销的套接端上,且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定位销的凸缘与所述调节套的内壁面,所述按钮杆贯穿所述锁体,并可选择性地与所述锁体相互卡掣,所述按钮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的内端相互固接。
所述圆筒式执手锁结构可进一步包括:
一外把手组,其设于锁体的另一侧,且包含一外套盘、一外把手与一锁心,所述外套盘上贯穿设有一通孔,所述外把手设于所述外套盘的外侧面上,所述外把手的一端成型有一套管,所述外把手的套管与所述外套盘的通孔相对应且相连通,所述锁心设于所述外把手的套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安精密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永安精密工业(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8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晶硅太阳电池光伏汇流盒
- 下一篇:过滤烛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