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极绳轨道运输中使用的可压绳的变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8316.9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3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庭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庭玉 |
| 主分类号: | E01B23/06 | 分类号: | E01B2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09 山西省太原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极 轨道 运输 使用 可压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无极绳轨道运输中使用的变轨装置,具体为无极绳轨道运输中使用的可压绳的变轨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无极绳轨道运输中,由于无极绳始终处于轨道上方,因此当矿车运动到交叉轨道处(主要在拐弯处)时,需先停下车来,将交叉轨道上另一条轨道上的无极绳压至铁轨下部,然后再变轨,矿车才能通过交叉轨道,否则,另一条轨道上的无极绳将阻碍矿车前行。这种操作方法,在矿山中已经使用多年,操作麻烦不说,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也有的矿山,设计了具有压绳作用的变轨装置,如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1020046111.3,名称为“煤矿用可自动复位的弯道道岔轨道”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变轨装置,其结构包括轨道体,以及设于轨道体间的活动部件;活动部件包括左侧与轨道体左部通过复位弹簧铰接的左部件,以及右侧与轨道体右部通过复位弹簧铰接的右部件;左部件的右侧与右部件的左侧相接触,左部件和右部件的上部均设有传绳孔。但由于作为梭绳的无极绳始终位于传绳孔内,当矿车运动到交叉轨道处时,也需先停下车来,将交叉轨道上本矿车运行的轨道上的无极绳从传绳孔内拉出,然后再变轨,矿车才能通过交叉轨道,否则,本轨道上的无极绳由于位于传绳孔内,也将阻碍矿车前行,同时,这种结构的变轨装置只能压交叉轨道中的一条轨道上的无极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矿用无极绳轨道运输中使用的变轨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极绳轨道运输中使用的可压绳的变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极绳轨道运输中使用的可压绳的变轨装置,包括轨道体,以及设于轨道体间的活动部件;三个轨道体呈“人”字形设置在底板上,活动部件设置在三个轨道体的集合部并与上轨道体连接,活动部件的前端设置有凹口,凹口朝向两个下轨道体方向,活动部件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操控杆与活动部件相连接。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交叉轨道处,两个下轨道体分别作为交叉的两条轨道上的铁轨使用。操作操控杆,使活动部件向上弹起,弹起的高度使凹口底端超过无极绳的高度即可,移动活动部件时,凹口正好将无极绳套住,当操作操控杆压下活动部件并与两个下轨道体中的任意一个相通时,无极绳就被凹口正好压住,当跑车通过后,再操作操控杆,无极绳就从凹口中脱出。这样,无论跑车从任一轨道变到另一轨道上,都可依次方便地进行操作,并且保证跑车变道后,无极绳始终处于轨道上方。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改变了矿山无极绳轨道运输中的跑车在交叉轨道的变道及其压绳的思路,操作简单,利用本实用新型改造现有的矿山无极绳轨道运输中的交叉轨道也很容易实现,通现有技术相比,简单易行,操作方便,运行安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极绳轨道运输中使用的可压绳的变轨装置,包括轨道体,以及设于 轨道体间的活动部件;三个轨道体呈“人”字形设置在底板上,活动部件1设置在三个轨道体的集合部并与上轨道体2连接,活动部件1的前端设置有凹口3,凹口3朝向两个下轨道体4方向,活动部件1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操控杆与活动部件相连接。
操控杆活动部件的连接及操控方法为现有技术。
在实际安装中,由于轨道设置在轨枕上,因此,可省略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庭玉,未经刘庭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8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滑型雾封层洒布车
- 下一篇:一种再生纸板节能加热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