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极同步发电机转子磁极固定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7806.7 | 申请日: | 201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H02K19/1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 地址: | 3530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发电机 转子 磁极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凸极同步发电机转子磁极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高转速凸极同步发电机受材料强度的限制,发电机转子往往采用连身磁轭结构,即极身与磁轭整锻结构,此时磁极线圈的固定就必须采用极靴与极身固紧结构。传统的固定方式为极靴与极身直接用螺钉固定,螺钉需承受磁极线圈、极靴离心力作用下的拉应力,以及螺帽承受其压应力和剪应力,因此螺钉的数量多,螺径大,且螺帽与极靴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这样势必造成极靴表面沉孔面积大,表面形状破坏严重,严重影响发电机输出的电压波形,强度也不能完全保证,有时为了保证强度,所需螺钉材料又难找到。
如图1为现有发电机转子磁极固定结构:冠状形的极靴1’、磁极铁芯2’、螺钉3’、磁极线圈4’四部份组成,极靴1’与磁极铁芯2’通过一未锁螺钉5’连接,所述极靴1’与磁极铁芯2’采用直接螺钉3’固定。由于高速电机的离心力大,需要的螺钉3’的直径大,螺钉3’的头也大,所以所述极靴1’的表面沉孔大,影响高速电机的电压波形畸变率,为了保证螺钉3’的强度,所需的螺钉3’材料又难以找到,有的需特种钢,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凸极同步发电机转子磁极固定结构,它能够对极靴的表面破坏小,使发电机正弦电压波形畸变率能达国家标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凸极同步发电机转子磁极固定结构,它包括极靴、磁极铁芯、螺钉、磁极线圈,所述极靴为梳齿状,所述磁极铁芯为与所述极靴相对应的梳齿状,所述磁极线圈外套在所述磁极铁芯上,所述极靴嵌入所述磁极铁芯的上端,并用所述螺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穿设于两梳齿状的纵向接缝中。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包括至少一未锁螺钉和至少一固锁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极靴和磁极铁芯采用梳齿状配合,利用骑缝螺钉的方法固定,因此螺钉的螺帽只需比螺杆大一点,所述极靴的表面破坏小,发电机正弦电压波形畸变率能达国家标准;
2、本实用新型使用骑缝螺钉,它承受的纵向剪应力相对小,螺钉直径相对小,材料易选,强度可靠,安全系数高;
3、本实用新型极靴和磁极铁芯采用梳齿状配合,这样还可起到周向定位作用,保证不会周向错位影响绝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发电机转子磁极固定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它包括极靴1、磁极铁芯2、固锁螺钉3、磁极线圈4,所述极靴1与磁极铁芯2通过一未锁螺钉5连接。所述极靴1为梳齿状,所述磁极铁芯2为与所述极靴1相对应的梳齿状,所述磁极线圈4外套在所述磁极铁芯1上,所述极靴1嵌入所述磁极铁芯2的上端,并用所述固锁螺钉3固定,所述固锁螺钉3采用骑缝螺钉的方法,从两梳齿状的纵向接缝中穿过。所述极靴1与磁极铁芯2新设计为骑缝螺钉固定,即在梳齿配合面同钻攻螺纹,此时固锁螺钉3的纵向长度方向承担极靴1和磁极线圈4的离心力产生的剪应力,可根据剪应力的大小确定固锁螺钉3的大小和两梳齿配合的长度。因此固锁螺钉3的螺帽仅起定位作用,螺帽只需比螺杆大一点即可,所述极靴1表面破坏比较小。
操作过程:所述磁极极靴1与磁极铁芯2相配合,并用专用夹具压紧,在极靴1表面两端头钻铰两个定位销,并把定位销装上,打紧,钻攻,等螺钻攻完成后,把极靴1吊起,清除铁削、毛刺,清洁所有所需装配的部件孔。把线圈托板、铁芯绝缘固化成一整体的磁极线圈4套入磁极铁芯2,调整好磁极线圈4的高度,合格后把磁极极靴1套上,装上定位销,并用专用工装压紧,按工艺要求锁上固锁螺钉3,磁极线圈4经耐压合格后,把固锁螺钉3的头焊牢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7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气门拆装工具
- 下一篇:液力缓速器的控制器的接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