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度布线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7589.1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9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愈;陈怡雯;王启明;马宇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颀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布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板布线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密度布线基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要求皆趋向轻、薄、短、小,因此相对电子产品内部布线密度必须提高,进而使得线路编排更加困难且超出探针卡及测试机台的测试范围。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高密度布线基板,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技术,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高密度布线基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该基板本体的该表面上具有较高的布线密度且亦符合探针卡及测试机台的测试范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密度布线基板,其包含:一基板本体,其具有一表面;二第一连接垫组,其设置于该基板本体的该表面,该第一连接垫组具有二相对的第一连接垫及二第一线路,各该第一连接垫具有一第一内侧角隅及一相对于该第一内侧角隅的第一外侧角隅,各该第一线路连接各该第一连接垫的该第一外侧角隅;一第二连接垫组,其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垫组的该些第一线路之间,该第二连接垫组具有二相对的第二连接垫及二第二线路,各该第二连接垫具有一第二内侧角隅及一相对于该第二内侧角隅的第二外侧角隅,各该第二线路连接各该第二连接垫的该第二内侧角隅,且各该第二线路具有一连接该第二连接垫的第一区段、一连接该第一区段的弯折区段及一连接该弯折区段的第二区段;以及一第三连接垫组,其具有二相对的第三连接垫及二第三线路,各该第三连接垫位于各该第一线路及各该第二线路之间,且各该第三连接垫具有一第三内侧角隅及一相对于该第三内侧角隅的第三外侧角隅,各该第三线路连接各该第三连接垫的该第三外侧角隅,各该第三连接垫的该第三内侧角隅邻近各该第二线路且各该第三连接垫的该第三外侧角隅邻近各该第一线路,其中各该第二线路的该第一区段位于该些第三连接垫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高密度布线基板,其中所述的另包含有一第四连接垫组,该第四连接垫组设置于该些第二线路之间且该第四连接垫组具有一第四连接垫及一连接该第四连接垫的第四线路,各该第二线路的该弯折区段位于该第三连接垫及该第四连接垫之间。
前述的高密度布线基板,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二线路的该第二区段位于该第三线路及该第四连接垫之间。
前述的高密度布线基板,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一连接垫具有一连接该第一外侧角隅的第一外侧边及一相对于该第一外侧边的第一内侧边,各该第一连接垫的该第一内侧边为相邻。
前述的高密度布线基板,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二连接垫具有一连接该第二内侧角隅的第二内侧边及一相对于该第二内侧边的第二外侧边,各该第二连接垫的该第二内侧边为相邻且各该第二外侧边及各该第一线路为相邻。
前述的高密度布线基板,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三连接垫具有一连接该第三外侧角隅的第三外侧边及一相对于该第三外侧边的第三内侧边,各该第三连接垫的该第三内侧边及各该第二线路的该第一区段为相邻且各该第三连接垫的该第三外侧边及各该第一线路为相邻。
前述的高密度布线基板,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二连接垫具有一连接该第二内侧角隅的第二内侧边,各该第一线路的该第一内侧边及各该第二线路的该第二内侧边位于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颀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颀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7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