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垃圾焚烧灰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7572.6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军;李国建;宁方勇;钟英杰;任建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18/30 | 分类号: | C04B18/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垃圾 焚烧 制备 混凝土 骨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灰渣再生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灰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的系统。
背景技术
灰作为城市垃圾焚烧的副产物与天然矿石集料的物质特性极其相似,其富含Na, K, Si, Ca, Fe, Al等主要元素、稳定性好、颗粒级配分布较好,具备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的基本要求等。国内外研究均已证明经处理后焚烧灰渣是天然建筑材料的环境友好替代资源。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垃圾的产量逐年增长,垃圾焚烧技术以其处理速度快、无害化、减容减量化效果显著且可回收热能等优点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建设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发展速度很快,截至到2007年底,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已达80座以上,日焚烧垃圾量约达8万吨以上。我国目前焚烧处理的生活垃圾约占总产垃圾8%。预计到2015年,一些大型城市的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将增加20%以上,届时产生的垃圾焚烧灰渣日产量将达10万吨以上。面对如此巨大数量的垃圾焚烧灰渣,填埋处理已经占据了城市周边大量土地,也不同程度的污染了城市郊区的环境。因而,如何有效处置这些城市垃圾焚烧的副产物、变废为宝,是我国有待解决的城市环境保护问题之一。
资源化管理焚烧灰渣、开发生态环保型建筑材料不仅有益于节约大量土地空间、控制灰渣填埋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使底灰的出路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还可以缓解由于建筑用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对天然矿产资源造成的压力,减少了建筑业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减少普通建材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对再生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十分重视,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因而,底灰再生利用替代混凝土骨料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出路。研究开发垃圾焚烧灰渣制备生态混凝土材料的技术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当前国内的垃圾焚烧灰渣再生转化产品的开发成果中,主要包括:(1)垃圾焚烧灰渣混凝土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02114714.0),其特征是先将垃圾焚烧灰渣磁选和筛分,将金属杂物去除,然后破碎和过筛,随后对过筛后粒度为20毫米以下的灰渣进行消毒处理,再加入水泥和水搅拌、浆料灌注、蒸汽养护和干燥;(2)还有城市垃圾焚烧灰渣制轻质免烧砖(专利号:200410009708.X),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城市垃圾焚烧灰渣粉料、河沙或石粉、氧化钙硫酸钙、水泥、氯化钙、MNC-AI早强剂、防冻剂、硫酸亚铁、硫酸镁以及水混合呈潮湿状后用机械振动挤压成型,在25-30Mpa的压力下制成轻质免烧砖;(3)另外实用新型专利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处理装置(专利号:200920193531.1),包括粉碎机、筛选机、磁选机以及辅助装置,焚烧灰渣经过粉碎机粉碎后,灰渣碎料输送至筛选机筛选,筛选去除颗粒较大的灰渣料团,得到颗粒较小的灰渣细料输送至磁选机进行磁选,去除金属颗粒,输送装置是与水平面构成一定倾斜角度,利用物料自重进行运输的重力输送管道。该实用新型采用粉碎机、筛选机和磁选机联合运行,能有效去除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内的有害重金属,可以大批量连续处理焚烧灰渣。以上焚烧灰渣转化产品的技术和处理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率、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以一定程度的优化灰渣的特性。但是这些技术过程并没有全面考虑垃圾焚烧灰渣自身复杂的物理特性,如灰渣中含有未燃尽有机质(我国灰渣中约含1.5%-3%)、粗细集料的多样性、多孔性、抗压抗折强度较低等特征,这些特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简单灰渣产品的工程特性仍不能满足建筑材料基本要求,或长期使用仍具有潜在的损伤等危险,无法最优化灰渣的使用价值。另外,我国垃圾焚烧灰渣中,已证明有色中金属含量极低,因为一些专利中所加入的重金属去除技术设备,也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灰渣处理过程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垃圾焚烧灰渣再生转化产品技术中的不能转化为符合工程要求的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骨料、实施难度较大、效率较低、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转化为符合工程要求的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骨料、容易实施、效率较高、降低成本的利用垃圾焚烧灰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7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置茶杯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施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