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削笔机自动给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7480.8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L23/04 | 分类号: | B43L2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02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削笔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入式削笔机自动给笔装置的改良,具有进给可靠有力,出笔轻松灵活。
背景技术:
公知削笔机的夹笔进给装置均设在削笔机壳体外侧,通过两根弹性导杆定位在壳体上,藉弹性导杆的弹簧力将笔杆递送进,操作较为烦琐。为此,业者在先也做了适当的改良,如专利公告号CN2797078Y,公开一份名为削笔机自动进出笔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固定在削笔机壳体内的支架和转盘,支架朝同一侧延伸有两对夹轮轴承座,两对夹轮轴承座分别定位有两带有夹笔转轮且可沿轴向移动的转轴,转盘安装在两对夹轮轴承座中央并夹设在转轴与支架之间,转盘中心设有一与滚刀刀座空心笔杆导向锥孔同轴线的通孔,由滚刀刀座带动转盘转动,其中可被转盘表面触及的两摩擦轮分立在转轴的相远端头上,摩擦轮套在活动轮上,活动轮轴孔内设有键槽,转轴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凸键,所述的活动轮端面可与夹笔转轮端面相触及,通过摩擦力带动夹笔转轮旋转并将笔杆递进。该技术中,转盘无论在进笔或者退笔状态,其与摩擦轮表面的压力恒定,无法通过手感判断出工作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铅笔能跟随滚刀旋转自动递进或者退出,且递进和退出过程,摩擦力度不同的削笔机自动给笔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削笔机自动给笔装置,包括能固定在削笔机壳体内的支架和转盘,支架朝同一侧延伸有两对夹轮轴承座,两对夹轮轴承座分别定位有可沿轴向移动的转轴,转轴上依次套设有夹笔转轮和摩擦轮,两摩擦轮处在两转轴的相远端上;转盘安装在两对夹轮轴承座中央,表面能触及两摩擦轮,支架和转盘中央设有供笔杆穿过的通孔,其特征是支架朝转盘一侧设有一下沉轴座,该下沉轴座中放置有一传动盘,该传动盘中心设有一供滚刀座空心笔杆导向锥孔端部插设的连接孔,传动盘端面圆周上设有两个以上凹槽,该凹槽具有倾斜底部;转盘近邻传动盘一侧端面凸设有与传动盘凹槽数相等的拨叉,该拨叉插入凹槽中,形成传动盘与转盘联动。藉传动盘传递旋转动力,且其凹槽上的倾斜底部在正反转时,抵触转盘的力度不同,使转盘与摩擦轮间产生的摩擦力不同,产生给笔时较紧、退笔时较松的两种不同手感。
所述传动盘与下沉轴座间枢设有一弹簧。藉弹簧力保持转盘始终与摩擦轮间的接触关系,避免打滑。
所述传动盘近邻下沉轴座的端面上设有簧片,该簧片抵触在下沉轴座端面上。达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
所述的簧片与传动盘连体成型,簧片具有一弧形端部,弧形端部不影响传动盘正反转动作。
所述转盘表面带有辐射状摩擦纹,摩擦轮表面设有细横纹,有效避免打滑现象。
所述摩擦轮为橡胶材料成型,其套设在一活动轮上;该活动轮的轴孔上设一对键槽,转轴上凸设有两个凸键,借该凸键与键槽的配合,使活动轮活动定位在转轴上。既保证了与转盘间的摩擦传动,又能顺利与转轴间实现离合动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更趋合理,保留上先技术摩擦轮与转轴间离合的特性外,在削笔作业时的正反转,具有两种不同的手感,削笔时转盘与摩擦轮抵触在更紧,力量传递的更可靠,给笔不打滑,退笔时转盘与摩擦轮接触的较松,退笔操作更轻巧灵活,也方便取出削好的笔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削笔机自动给笔装置与滚刀座关系图
图2削笔机自动给笔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削笔机自动给笔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4传动盘与转盘示意图
图5退笔状态示意图
图6进笔状态示意图
其中
1-支架 11-夹轮轴承座 12-下沉轴座
2-传动盘 21-连接孔 22-凹槽
23-倾斜底部 24-簧片 240-弧形端部
3-转盘 31-通孔 32-拨叉
33-摩擦纹 4-滚刀座 41-空心笔杆
5-转轴 51-夹笔转轮 52-摩擦轮
520-细横纹 53-活动轮 530-轴孔
531-键槽 54-凸键 6-笔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削笔机自动给笔装置,包括能固定在削笔机壳体内的支架1、传动盘2和转盘3,传动盘2中心设有一供滚刀座4空心笔杆41导向锥孔端部插设的连接孔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7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