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搅拌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6594.0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9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智勇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王楚鸿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特别是一种家用的搅拌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锅通常没有自动搅拌的功能,煮流质食物时常常会沾锅底,将食物煮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用的自动搅拌的搅拌锅,防止将流质食物煮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搅拌锅,包括外锅及锅盖,搅拌锅由外锅、锅盖、内锅、内锅架及水轮叶片构成,内锅架位于外锅的底部,内锅安装于内锅架上,水轮叶片位于内锅内,水轮叶片安装于内锅架上。
搅拌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安装于内锅架的水轮叶片与内锅构成一个微型的水轮机,煮流质食物时,内锅内的水流受热向上流动,带动微型的水轮机转动,水轮机的水轮叶片搅拌锅里的食物,防止食物被煮焦。
为了使内锅受热的水流上升后能由内锅与外锅之间的空间循环回到内锅的底部以及将内锅定位于外锅的中心,内锅架由设有通孔的圆筒构成,让水流经圆筒的通孔回流到内锅内;圆筒的四周设有外定位支架,外定位支架与外锅的内壁动配合接触,使安装于内锅架的内锅位于外锅的中间;内锅架设有定位轴套,定位轴套通过内定位支架与圆筒连接,以方便水轮叶片的转轴动配合安装于定位轴套上。内锅由直通的圆筒构成,内锅动配合安装于内锅架的圆筒上。
为了利用水的流动带动水轮叶片转动,水轮叶片设有转轴,转轴设有转轴套,转轴动配合于内锅架的定位轴套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煮食物时,内锅内的水流受热向上流动,带动微型的水轮机转动,水轮机的水轮叶片搅拌锅里的食物,防止食物被煮焦。
附图说明
图1是搅拌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搅拌锅结构示意图,搅拌锅,包括外锅1及锅盖2,搅拌锅由外锅1、锅盖2、内锅3、内锅架4及水轮叶片5构成,内锅架4位于外锅1的底部,内锅3安装于内锅架4上,水轮叶片5位于内锅3内,水轮叶片5安装于内锅架4上,水轮叶片5由不锈钢或者由铝合金制造。内锅架4由设有通孔6的圆筒7构成,圆筒7的四周设有外定位支架8,外定位支架8与外锅1的内壁动配合接触,内锅架4设有定位轴套9,定位轴套9通过内定位支架10与圆筒7连接。内锅3由直通的圆筒构成,内锅3动配合安装于内锅架4的圆筒7上。水轮叶片5设有转轴11,转轴11设有转轴套12,转轴11动配合于内锅架4的定位轴套9内。内锅3的上桶口设有凹槽13,内锅3的下桶口设有凸台14。
为了适合煮不同量的食物,内锅3由多个构成,每个内锅3的凸台14与相邻内锅3的凹槽13动配合连接,底部的内锅3的凸台14与内锅架4的支架凹槽15动配合连接。水轮叶片5由多个构成,每个水轮叶片5的转轴11与相邻水轮叶片5的转轴套12动配合连接,底部的水轮叶片5的转轴11与内锅架4的定位轴套9动配合连接。煮食物时,根据煮食物的水量安装一个或多个内锅3以及一个或多个水轮叶片5。
煮流质食物时,为了更好地形成向上流动的水流,锅盖2的中间设有排汽孔16,锅盖2的边缘设有密封圈1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如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乃属于本实用新型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智勇,未经林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