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垛烟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6301.9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5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董维付;阮文彪;何辉金;曾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12 | 分类号: | B65G5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垛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垛烟进行分离时,目前技术采用的是滚筒式分段输送的方式。滚筒式分段输送即是将垛烟在若干段输送皮带上进行传送,需要多个驱动电机分别进行驱动。如果多个电机的输出的功率不一致,垛烟在传送带上的传送速度也不一致,同时,如采用皮带输送的方式,皮带与垛烟的摩擦力大,输送的垛烟不整齐,甚至出散垛的情况。
另外,垛烟分离过程中可以对垛烟进行缓存处理。然而,滚筒式分段输送方式无法实现垛烟堆之间的无缝隙缓存。如要实现大容量的缓存,需要有足够大的场地空间及足够长的输送装置;如此,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提供无缝隙缓存的垛烟分离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垛烟分离装置,包括固定架、安装于固定架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该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该第一输送机构输之后,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一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固定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链轮、第一驱动链条、第一主动链轮,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固定架,第一驱动链轮安装于第一驱动电机,该第一驱动链轮与该第一主动链轮通过该第一驱动链条传动连接;一主动轴,安装于固定架,该第一主动链轮安装于该主动轴并该主动轴传动连接;一从动轴,安装于固定架,与该主动轴并排设置;两个输送链条,每一输送链条固定于该主动轴与该从动轴一侧,该主动轴与该从动轴通过该两个输送链条传动连接;多个辊子,并排设置于该两个输送链条之间,该两个输送链条与该多个辊子转动连接;一阻挡机构,安装于该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并固定于固定架上,该阻挡机构包括汽缸、尼龙滑槽、隔板,该尼龙滑槽位于汽缸内,该隔板可在该尼龙滑槽中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是:所述的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链轮、第二主动链轮与输送皮带,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链轮,第二驱动链轮通过输送皮带传动第二主动链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是:所述垛烟分离装置还包括固定于固定架上的光电检测机构,该光电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光电检测单元、第二光电检测单元、第三光电检测单元、第四光电检测单元、第五光电检测单元,第一光电检测单元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一侧,第二光电检测单元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另一侧,第三光电检测单元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一侧,第五光电检测单元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另一侧,第四光电检测单元设置于第三光电检测单元与第五光电检测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是:所述锟子是等距排布的锟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多个锟子组成的传送机构,可以减少与垛烟之间的磨擦,从而避免出现因磨擦阻力产生的散垛的情况;
(2)第一输送机构采用阻挡装置,可有效控制垛烟因惯性或其他外力导致垛烟进入第二输送机构,实现无缝隙缓存;
(3)采用光电检测机构及阻挡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第一输送机构的启动与停止控制,从而实现垛烟的无缝隙缓存,节省了缓存空间,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垛烟分离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垛烟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