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汽车防盗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6007.8 | 申请日: | 201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霞;刘兵;张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防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盗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汽车防盗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汽车上的防盗器主要是电子报警防盗器,当车辆遭到非正常打开车门、行李箱、机盖,或是车身受到碰撞时等警报器就会发出报警,但有时汽车受到外界高音的干扰,会产生误报警。
智能汽车防盗器是在传统的电子防盗器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采用双传感器采集信号信息,避免了误报警,并可以通过GSM网络触发手机报警,将车内微型照相机拍摄的盗窃者的照片发送到车主手机上。这样可以掌控盗窃者的体貌特征,为警方提供线索,快速破案。另外还可以利用GSM通讯网络对车内通讯装置的讯号进行寻址,以确定车辆的具体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报警器的误报警,有效掌握盗窃者的信息,为警方提供线索,使汽车防盗系统更加完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汽车防盗器,包括信号采集装置、信号处理电路、微处理器、微型照相机、报警器和通信装置,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双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来自各传感器的信号,然后给与其相连的微型照相机、报警器和通信装置发出控制信号,使它们工作;所述通信装置与微型照相机相连,并由微处理器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包括GSM模块、彩信模块和单片机,单 片机串行接口通过电平转换芯片与GSM的串口相连,采用异步串行通信。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传统电子报警器,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双传感器与门采集信号信息,加上后续的信号处理电路,基本实现了零误报。
2、报警器突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及时地将情况报到车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防盗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信号采集装置;2-信号处理电路;3-报警器;4-微处理器;5-通信装置;6-微型照相机。
下面结合智能防盗器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防盗器包括信号采集装置1,信号处理电路2,报警器3,微处理器4,通信装置5和微型照相机6等;所述传感器为振动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采用与门连接组成与门信号电路,信号采集装置1与信号处理电路2相连,以再次对信号进行过滤,然后将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4;微处理器4接收并分析信号,然后发出控制信号启动微型照相机6和报警器3;通信装置5与微处理器4和微型照相机6相连。在智能防盗器工作时,信号采集装置1将信号经处理电路2再次处理后传输给微处理器4,微处理器4控制照相机6和报警器3分别进行拍照和鸣响,同时微处理器4控制通信装置将所拍照片发送到车主指定手机上。
所述信号采集装置1采用振动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与门连接,其中采用振动 传感器将完成的功能有:在车身部分,感受车身和车窗所受外界的碰撞,其可以将振动检测片贴在车身上。所述微波传感器应用Doppler雷达定理传送低功率微波并接收物体反射回的能量。能检测到人或物体靠近,可以将其安装在中控台内或安装在后排座位对着驾驶室的座位或者中间座位,隐蔽性较好,微波传感器具有距离可调功能。所述微波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采用与门连接,基本上使误报警率为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为一个单片机,可以对电信号进行过滤处理。所述微型照相机有间断自动拍照功能,隐蔽性好,便于安装。所述通讯装置由GSM模块、彩信模块和单片机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2,4—丁三醇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