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肛器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5860.8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东;傅开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肛器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的扩肛器座,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肛肠外科做检查、诊断或手术治疗时,需要先将肛门撑开,然后再放入其他用于检查或治疗的外科器械。目前常用的撑开肛门的外科器械是扩肛器座,包括一个圆筒形的本体和位于本体尾部的施力凸肩,其刚性的圆筒形本体可将肛门撑开,而圆筒体内的中空部分则构成其他外科器械进入病人体内的通道。使用时,将扩肛器座的本体由其前端慢慢插入肛门直至肛管,由于扩肛器座的圆筒形本体的直径通常比较大(一般达三十多毫米),因此扩肛器座不容易进入肛门。现有的通常做法是医生会先将手指插入病人肛门,然后两手用力向外撑开,再将扩肛器座插入肛门。由于医生用手指预扩肛门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瞬间用力过大而损伤病人的肛门括约肌,造成肛裂,使病人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避免肛裂的扩肛器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扩肛器座,用于肛门及肛管的扩张,包括本体及外扩的宽边,所述宽边连接于所述本体的近端,所述本体包括圆筒状的柔性的联接件及一组与所述联接件相配合固定的刚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联接件的圆形壁中,且其围设而成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联接件的轴线;所述相邻的支撑件之间有一间距,该间距内为联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注塑成形于所述联接件的圆形壁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对称地固定于所述联接件的圆形壁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片状结构或杆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一组环绕排列的卡扣,所述扩肛器座还包括一弹簧介子,所述弹簧介子卡接于所述卡扣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扩肛片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圆筒形结构或锥筒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远端设置有一弧形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可以使得病人的肛门及肛管逐渐地被撑大,从而能够避免了肛裂现象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扩肛器座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扩肛器座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扩肛器座沿B-B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宽边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联接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3中所示的弹簧介子的立体图。
图中:
1 本体 11 联接件 12 支撑件
121 间距 13 卡扣 14 突起
2 宽边 3 弹簧介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肛门及肛管扩张的扩肛器座,与现有技术一样,包括本体1及外扩的宽边2,宽边2连接于本体1的近端。
本实用新型中,本体1包括中空的圆筒状的联接件11及八个与所述联接件11相配合的片状的支撑件12,该联接件1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而支撑件12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件12再经过二次注塑成形于所述联接件11的圆形壁中。本优选实施例中,宽边2为透明硬胶制成,支撑件12亦为透明硬胶制成,联接件11为透明软胶制成。
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首先,分别注塑形成宽边2、支撑件12及联接件11;然后,对宽边2、支撑件12及联接件11进行二次注塑,连接成一体。
片状结构的支撑件12在使用时,能够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原因是当本实用新型的扩肛器座在进入病人体内的时候,由于联接件11为柔性的,因此挤压整个本体,柔性联结件会向内伸缩,使扩肛器座会形成一个较小的外径,所以能够容易放入肛门。
当然,支撑件12亦可设计为杆状结构,或其他只要能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本优选实施例中,支撑件12均匀地固定于联接件11内,且其围设的轴线平行于联接件11的轴线,支撑件与联结件共同构成一个圆柱形本体;相邻支撑件12之间有一间距121,二次注塑后该间距内均为联接件。
进一步地,本体1的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一组围绕排列的卡扣13,具体的,该卡扣13设置在支撑件12的内壁上。扩肛器座还包括一弹簧介子3,弹簧介子3可卡接于卡扣13上;弹簧介子3既具有很好的收缩性能,又具有很好的扩张性能,能够保持本实用新型扩肛的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5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