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机舱电气控制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4287.9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8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6;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机舱 电气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用电气控制盒,尤其是一种汽车前机舱电气控制盒。
背景技术
车用电气控制盒在用于对汽车电路的电源线束和信号线束管理、电源分配、还负责电路保险、继电器的安装定位,针对这些功能,车用电气控制盒主要布置在靠近电瓶的位置,或者驾驶室附近靠近ECU的位置。
由于安装在车上,车用电气控制盒不仅具备有电控柜的功能,还需要克服高温、颠簸、灰尘、污水等环境问题,而安装在车用电气控制盒中电子元件最怕的就是这些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合理设计车用电气控制盒的结构、合理布置车用电气控制盒内的电子元件,一直是车身电气设计工程师的难题。加上电子元件自身的工作发热、电路散热不均匀等问题,都对车用电气控制盒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防水、防尘、散热、均衡内部电路热量,避免散热不均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机舱电气控制盒,能够可靠解决控制盒的防水、防尘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机舱电气控制盒,包括本体、上盖和下盖,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上盖扣合在本体的上部,下盖扣合在本体的底部,其关键在于:所述本体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本体卡扣,该本体卡扣低于所述凸台的最低点;
所述上盖的左内侧壁固定有上盖卡扣,当上盖扣合在本体上时,所述本体卡扣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盖卡扣的上端面相贴合;
所述本体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本体止锁卡扣,该本体止锁卡扣低于所述凸台的最低点;
所述上盖的右外侧壁固定有上盖止锁卡扣,当上盖扣合在本体上时,所述本体止锁卡扣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盖止锁卡扣的上端面相贴合;
所述上盖的内侧壁开有阶梯槽,该阶梯槽与所述凸台的侧壁相吻合;
所述本体侧壁的下部固定有下卡扣,所述下盖侧壁的内表面固定有下盖卡扣;
当下盖扣合在所述本体上时,所述下卡扣的上端面与所述下盖卡扣的下端面相贴合。
本体与上、下盖的扣合结构,保证了水和灰尘无法进入电气控制盒,
所述凸台上固定有蓄电池正极母线柱和一组分配回路保险,该蓄电池正极母线柱和分配回路保险固定在同一正极汇流片上;
铜质的正极汇流片既能实现电流的快速传递,又能实现热量的快速传导,保证电路内部的热量均衡。
所述本体中开有上下贯通的通风孔,所述下盖设开有百叶窗,所述通风孔与百叶窗窗口相对构成通风降温回路。
通过电气控制盒底部的百叶窗实现盒内与盒外之间的热量传递,既实现了热能的快速散出,有保护了电气控制盒内不会被灰尘和水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提供一种汽车前机舱电气控制盒,具备有防水、防尘的功能,能够均衡内部电路热量,实现均衡热量、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为本体的俯视图;
图4是下盖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4所示,一种汽车前机舱电气控制盒,包括本体1、上盖2和下盖3,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凸台1a,所述上盖2扣合在本体1的上部,下盖3扣合在本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本体卡扣8,该本体卡扣8低于所述凸台1a的最低点;
所述上盖2的左内侧壁固定有上盖卡扣8’,当上盖2扣合在本体1上时,所述本体卡扣8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盖卡扣8’的上端面相贴合;
所述本体1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本体止锁卡扣9,该本体止锁卡扣9低于所述凸台1a的最低点;
所述上盖2的右外侧壁固定有上盖止锁卡扣9’,当上盖2扣合在本体1上时,所述本体止锁卡扣9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盖止锁卡扣9’的上端面相贴合;
所述上盖2的内侧壁开有阶梯槽,该阶梯槽与所述凸台1a的侧壁相吻合;
所述本体1侧壁的下部固定有下卡扣10,所述下盖3侧壁的内表面固定有下盖卡扣10’;
当下盖3扣合在所述本体1上时,所述下卡扣10的上端面与所述下盖卡扣10’的下端面相贴合。
如图1、2、3所示,所述凸台1a上固定有蓄电池正极母线柱4和一组分配回路保险5,该蓄电池正极母线柱4和分配回路保险5固定在同一正极汇流片6上;
所述本体1中开有上下贯通的通风孔,所述下盖3设开有百叶窗7,所述通风孔与百叶窗7窗口相对构成通风降温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4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管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无线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