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644087.3 申请日: 2010-12-07
公开(公告)号: CN201874032U 公开(公告)日: 2011-06-22
发明(设计)人: 邓红艳;王谛;高宝安;覃彬芳;邓三予;闫国旗;李晓颖 申请(专利权)人: 王谛
主分类号: E03B3/02 分类号: E03B3/02;E03B11/12;E04D13/00;E04D13/04
代理公司: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成钢
地址: 443000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屋顶 雨水 收集 利用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屋顶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资源来源广泛,污染较少,作为生活用水是一种好的选择。资料显示:我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在2000亿元。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曾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全球性危机便是水。实际上,下雨时雨水在屋顶汇集直接进入下水道与污水一同流走,白白浪费。目前,我国城市雨水收集及利用产业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在绝大多数城市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雨水资源收集、储存和利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雨水资源收集、储存和利用困难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系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顶沉雨面,屋顶沉雨面四周设有挡水墙,在屋顶沉雨面与架空层之间设有承重梁,屋顶沉雨面与架空层之间的空间为蓄水池,蓄水池内设有过滤层,屋顶沉雨面上设有初始过滤口,蓄水池的取水口通过雨水供水管与各分级室内水箱连通,蓄水池上还设有溢流管。蓄水池底部设有防水层。自来水补水管与各分级室内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简便。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改变现有房屋的建筑风格和整体规划,也不影响屋顶美化、建设绿地、收集太阳能等其它综合用途。按本设计新建或改建投入较低,施工简单,蓄水量大,使用方便。

(2)节水。以普通建筑占地(大体相当于沉雨面积)450m2为例计算,年收集雨水435.3吨,可供22个家庭一年全部卫生用水。也就是说一栋建筑占地450m2,一个单元3户,设计七层高,共21户的楼房,其屋顶收集的雨水可满足全部住户全年的卫生用水需求。如果扩大到整个城市,节水量更为可观。以宜昌市为例,可简单计算雨水资源量:宜昌市现有建成区面积95平方公里,年供水总量10220.82万立方米。按30年平均降雨量1137.9毫米/年,径流系数0.5,雨水利用率50%计算,每年可利用雨水可达2700万立方米(95×106×1.1379×0.5×0.5立方米),接近于整个城市年总供水量的三分之一,节水潜力巨大。

(3)节能。由于蓄水池的存在,减少了进入室内的热量,通过试验检测,蓄水屋顶的外表面比不蓄水屋顶的外表面温度要低约15℃,内表面要低约8℃;这就是说蓄水屋顶要比不蓄水屋顶在保持同样的室内温度的条件下,可减少进入室内的最大传热量的比例约为2/3左右,即可节约室内空调等降温设备的最大负荷约为2/3强,蓄水屋顶平均传入室内的热量是不蓄水屋顶的1/35,这种节能效果十分可观。同时,蓄水层还可将高峰负荷有效地进行衰减和延迟,对用电量的调峰有着积极的作用。

(4)减灾。南方地区夏天经常出现大暴雨天气,降雨形成的径流在时间分布极为不均,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0%以上,导致城市出现交通堵塞、院墙倒塌、内涝等系列灾害。如果将城市屋顶雨水进行拦截,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削弱洪峰和汛期径流量,达到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顶沉雨面1,屋顶沉雨面1四周设有挡水墙2,在屋顶沉雨面1与架空层7之间设有承重梁4,屋顶沉雨面1与架空层7之间的空间为蓄水池3,蓄水池3内设有过滤层8,屋顶沉雨面1上设有初始过滤口9,蓄水池3的取水口5通过雨水供水管12与各分级室内水箱6连通,蓄水池3上还设有溢流管11。

蓄水池3底部设有防水层10。自来水补水管13与各分级室内水箱6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屋顶沉雨面1将屋顶雨水直接拦截,与挡水墙2配合,并使雨水汇集,通过初始过滤口9有序流向蓄水池3。屋顶沉雨面1采用屋顶绿化渗漏和坡屋顶直流两种形式收集雨水:屋顶绿化渗漏是在平顶或坡度小于15的屋顶铺上人工垫层,种植花草,雨水通过渗漏收集到蓄水池3,既能美化环境又减少屋顶径流,成本略高。坡屋顶直流就是通过单坡、双坡、四坡等形式将雨水直接收集注入蓄水池3,这种方法不能除去雨水中的污染物,但收集成本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谛,未经王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4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