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膛冷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3954.1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定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冷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降温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炉膛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器件高温生产工序中的炉膛降温装置,是在金属炉膛外面加装金属外套,用氮弧焊将其与金属炉膛固定焊接为一体,夹层内部空间形成封闭的整体式水套,在水套中通入冷水循环,用于给炉膛进行换热冷却降温。由于金属炉膛处于高温工作环境中,冷却用循环水中含有腐蚀性杂质,长期持续使用会对金属炉膛产生浸蚀,出现漏水、渗水以及焊缝漏水等现象,使金属炉膛内部进行降温冷却的电子器件发生氧化、坏死现象,最终导致金属炉膛和整个隧道炉加速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膛冷却机构,其避免了冷却液对炉膛浸蚀,防止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及此产生的炉膛氧化损坏,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安全,同时延长炉膛的使用寿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炉膛冷却机构,包括圆筒形炉膛,所述炉膛内表面设置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螺旋状设置在炉膛内表面,冷却管道两端为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还包括输送冷却液的输送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炉膛一侧的冷却液容置罐,与冷却液容置罐连接的输送泵,输送泵的输出管与冷却液进口相连,冷却液输出口与冷却液容置罐连接。这样在需要向冷却管道内添加冷却液时,只要启动输送泵便可将冷却液容置罐中的冷却液输送到冷却管道中对炉膛冷却,且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回流到冷却液容置罐中,这样便形成循环冷却回路。
所述冷却液容置罐上设置有加液口、放液口。能够及时地对冷却液容置罐中的冷却液进行添加、排放。
所述冷却管道为无缝金属管道。冷却液不会产生泄漏现象。
采用上述的方案,冷却管道的螺旋状设置在炉膛内增加其与炉膛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由于炉膛与冷却液不接触,不会受到冷却液中杂质的浸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避免了冷却液对炉膛的浸蚀,有效地防止了渗水、漏水现象,保证了炉膛内工件的质量,从而也延长炉膛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炉膛,2为冷却管道,3为冷却液进口,4为冷却液出口,5为冷却液容置罐,6为输送泵,7为加液口,8为放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炉膛冷却机构,包括圆筒形炉膛1,炉膛1内表面设置有冷却管道2,冷却管道2螺旋状设置在炉膛内表面,冷却管道两端分别为冷却液进口3、冷却液出口4,还包括输送冷却液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炉膛一侧的冷却液容置罐5,与冷却液容置罐连接的输送泵6,输送泵的输出管与冷却液进口相连,冷却液输出口与冷却液容置罐连接。冷却液容置罐上设置有加液口7、放液口8。冷却管道为无缝铜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定,未经张建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翅片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循环制冰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