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中氨的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3844.5 | 申请日: | 201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考文;张鹏;陈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现场快速监测空气中微量氨的检测装置,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吸入是氨危害生物的主要途径,人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空气中微量氨的准确分析方法主要是仪器分析法,操作繁琐,需要预先富集,检测耗时长且不易现场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使用方便、测定迅速,适于现场使用的微量氨的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依据催化发光和光电转换原理设计出一种气体检测仪。这种检测仪由氨的催化发光器、窄带滤光片、光电转换器和显示器构成,其中氨的催化发光器、窄带滤光片和光电转换器设置于暗箱中,氨的催化发光器是该检测仪的核心器件,它是由具有气体进出口的石英反应管和封闭于其中的表面烧结了催化剂的陶瓷加热棒组成。加热棒的表面温度可由温度控制器调节;催化剂对氨具有选择催化发光作用,成膜厚度2-3mm;窄带滤光片的中心波长为445nm;光电转换器是由光电倍增管或光子记数器和放大器组成;显示器用以显示测定结果。
在对空气中微量氨进行测定前,首先将精心制作的专用高选择催化剂在陶瓷加热棒上按要求烧结成微孔膜,置于石英反应管中并密封,然后通过进气口通入纯净空气,由温度控制器调节适当温度,稳定后即可准备测定。当被测气体进入石英反应管时,氨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发光反应,产生的电磁辐射进入光电转换器,最终将代表氨含量的发光强度显示在显示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选择性强:使用高选择性氨催化剂,只对氨有催化发光作用。
2、灵敏度高:传统方法必须通过富集器浓缩才能测定低浓度样品,而本新型可以直接测定空气中微量氨。
3、便于携带:本设备体积小、重量轻,能方便现场分析。
4、使用寿命长:由于催化剂是不消耗的,可以保证设备的长寿命和较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微量氨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组件为:1进气口、2陶瓷加热棒、3石英反应管、4催化剂烧结层、5出气口、6温度控制器、7光电转换器、8显示器、9窄带滤光片、10暗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未经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撒肥机
- 下一篇:一种高尔夫数码推杆练习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