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轴承迷宫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3822.9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4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霞;徐英华;李恒;毕华东;尹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80 | 分类号: | F16C33/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荣成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轴承 迷宫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轴承迷宫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机应用领域广泛,经常使用在粉尘、盐雾、潮湿的场所,电动机轴承在运行中,如果防护不当,外部的有害物质沿着转轴与轴承盖的间隙进入轴承润滑脂中;内部的润滑脂随着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容易渗漏,这都将影响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各厂家采取多种方法对轴承防护,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在轴承外盖上安装骨架密封圈。将轴承外盖加厚,内部加工一凹槽,以安装骨架密封圈。这种方案增加了轴承外盖的重量,骨架密封圈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与转轴磨擦,使轴及轴承温度升高,同时摩擦发出尖啸声,使电机噪音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骨架密封圈与轴配合间隙加大,噪音和发热情况才有所缓解,但间隙加大也降低了骨架密封圈的防护能力,轴承润滑脂很容易受污染,使轴承产生噪音及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目前电机轴承防护措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轴承迷宫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轴承迷宫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迷宫环和轴承外盖,所述的轴承外盖的外表面加工两道环形凹槽,所述的迷宫环呈圆环状,在迷宫环的径向截面中间加工一道半豁口,将迷宫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端与电机轴过盈配合,在迷宫环前端环面上加工两道环形齿,环形齿嵌在轴承外盖的凹槽内,迷宫环截面后部的环体上加工一道豁口,将迷宫环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的环体上设有沉头螺孔,用内六角螺钉调节迷宫环与轴配合的松紧程度。
电动机运转时,迷宫环与轴同步旋转,迷宫环齿在轴承外盖凹槽内旋转,在外盖与轴配合面处形成旋转密封气流,外部的有害物质及轴承内的润滑脂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从而达到防渗透、防泄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非接触式密封,密封气流是由迷宫环本身旋转产生,不需增加其他零部件,不需润滑,不受电机转速限制,很好地解决了噪音和轴承发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迷宫环与轴承外盖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迷宫环的主视图。
图3是图2A-A向剖视图。
图中,1、迷宫环,2、半豁口,3、环形齿,4、豁口,5、沉头螺孔,6、内六角螺钉,7、轴承外盖,8、环形凹槽,9、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轴承迷宫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迷宫环1和轴承外盖7,在轴承外盖的外表面加工两道深度为13的环形凹槽8,在轴承外盖7外部安装迷宫环1。
如图2、图3所示,迷宫环1呈圆环状,在迷宫环的径向截面中间加工一道宽度为3的半豁口2,将迷宫环分为前、后两部分,在迷宫环1前端环面上加工两道长度为11的环形齿3,迷宫环截面后部的环体上加工一道宽度为2的豁口4,将迷宫环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的环体上设有沉头螺孔5,用内六角螺钉6调节迷宫环1与电机轴9配合的松紧程度。
如图1所示,迷宫环的环形齿3嵌在轴承外盖的环形凹槽8内,齿与凹槽的单边间隙为0.5,迷宫环前端与电机轴形成过盈配合,迷宫环的后端用内六角螺钉松紧程度调节迷宫环与轴的配合。电动机运转时,迷宫环与电机轴同步旋转,迷宫环齿在轴承外盖凹槽内旋转,在外盖与轴配合面处形成旋转密封气流,外部的有害物质及轴承内的润滑脂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从而达到防渗透、防泄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负离子产生装置的可携式冷暖气机
- 下一篇:圆织机收卷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