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线材旋铣除锈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3742.3 | 申请日: | 201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9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翠敏;蔡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宝文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4400 河北省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线材 除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线材拉制除鳞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材除锈机。
技术背景:
在金属线材制造技术领域,金属材料经拉伸及折弯过程,其表面氧化皮翘起不易脱落。目前,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规办法是酸洗除锈。酸洗除锈的原理是通过酸洗液中的酸与金属氧化物进行化学反应,使金属氧化物溶解,从而达到除去钢材表面的锈蚀和污物的目的。此法虽然简单省事,但是由于其在整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酸以及酸雾,因此必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处理不当,线材表面还会留有因酸液过蚀而形成的麻点等缺点。这始终是该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属线材旋铣除锈机,使用该除锈机,可使线材表面的氧化皮及污物迅速脱落,并可回收再利用,不仅安全可靠,无任何环境污染,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高效耐用。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金属线材旋铣除锈机,包括动力输入轮、工件通道管、传动齿轮和钢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工件通道管固定不动,整体位于转筒中心并与转筒转动联接,其首端转动联接动力输入轮,其末端设有固定齿轮;所说的转筒其中间设有断开部分以便使工件通道管部分暴露,暴露部分的工件通道管设有通透部分以便使工件暴露,转筒的前部通过键与动力输入轮连为一体;转筒的后部设有介齿轮分别与固定齿轮和工作齿轮啮合联接,工作齿轮轴上联接钢刷。
如前所述的金属线材旋铣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在工作齿轮轴上联接有调整臂,调整臂的另一端通过油缸与转筒连接。前面所说的介齿轮、工作齿轮、调整臂及钢刷分别设置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件即线材从工件通道管径直通过,当动力轮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时,转筒围绕工件通道管整体做旋转运动。此时介齿轮一边与固定齿轮啮合以维持公转旋转,一边与工作齿轮相啮合以带动工作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钢刷旋转进行除锈工作。由于调整臂的设置,因此可通过油缸带动调整臂使工作齿轮相对于介齿轮变换角度,通过二者之间的角度变换从而使钢刷靠近或离开工件。实践证明,线材通过本除锈机时,经过一定运行距离在360°范围受旋转的钢刷的强力旋铣,附着在线材表面的氧化皮及污物即可迅速脱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除锈效果。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废酸、废液、废气污染等环境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特别与众不同的是,作业中产生的氧化皮等废物还可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A-A旋转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线材除锈机,包括动力输入轮、工件通道管、传动齿轮和钢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工件通道管1固定不动,整体位于转筒4中心并与转筒4转动联接,其首端转动联接动力输入轮9,其末端设有固定齿轮2;所说的转筒4其中间设有断开部分以便使工件通道管1部分暴露,暴露部分的工件通道管1设有通透部分以便使工件暴露,转筒4的前部通过键10与动力输入轮9连为一体;转筒4的后部设有介齿轮3分别与固定齿轮2和工作齿轮6啮合联接,工作齿轮6轴上联接钢刷8;此外,在工作齿轮6轴上联接有调整臂7,调整臂7的另一端通过油缸5与转筒4连接。这里所说的介齿轮3、工作齿轮6、调整臂7及钢刷8分别设置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宝文,未经郑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雨棚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