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跟踪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3537.7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5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剑峰;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1/00 | 分类号: | G01C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 跟踪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光跟踪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跟踪传感器。
背景技术
太阳跟踪传感器是太阳跟踪系统的重要部件,太阳跟踪系统精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太阳跟踪传感器的灵敏度。目前传统的跟踪太阳光系统(一般是用单支柱式,但也有采用圆盘式的)是采用光强感应传感器。光强感应传感器在有云彩时,因不停寻找光源后计算光照强度造成用电量大。而云彩离开时,需时间调准跟踪,影响了太阳能的发电量,同时也增加了耗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成本低,精度高,性能可靠,有效解决了太阳光跟踪问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四块透光材料板,所述透光材料板两两之间搭接成类似“人”字型,四块透光材料板的上端中心位置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光电元件,四个光电元件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安装,所述光电元件的上方设置有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半圆形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下边沿与底板相接。
上述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涂覆有黑色颜料。
上述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材料板由光学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材料板的底部除安装光电元件的区域外均涂覆有黑色颜料。
上述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且两两之间搭接成类似“人”字型的四块透光材料板、安装在四块透光材料板上端的光电元件和设置在光电元件上方的保护罩构成,结构简单且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便捷、制作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采用光学材料制造透光材料板,配合光电元件,利用光线在透光材料板上全反射的原理,提出了四个方向同时感应太阳光的改进,传统跟踪是靠光强感应传感器,精度低,而本实用新型利用入射光线全反射原理,不仅大大提高了跟踪精度,而且设备的可靠性高。
4、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系统的耗电量,提高了太阳能发电的效率,节约能源,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 2-透光材料板; 3-光电元件;
4-保护罩; 5-透光材料板反射面法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四块透光材料板2,所述透光材料板2两两之间搭接成类似“人”字型,四块透光材料板2的上端中心位置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光电元件3,四个光电元件3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安装,同时接收太阳光,并输出相应信号,供外界读出设备判断太阳方向;所述光电元件3的上方设置有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半圆形的保护罩4,所述保护罩4的下边沿与底板1相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的底部涂覆有黑色颜料,防止入射光经底板反射后对光电元件造成杂光干扰,降低设备内部杂散光的影响,提高跟踪精度。所述透光材料板2由透明光学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透光材料板2的底部除安装光电元件3的区域外均涂覆有黑色颜料,其主要考虑参数有全反射角度和全反射角度容差,全反射角度主要是根据具体安装地域确定,全反射角度容差则决定了传感器的跟踪精度。所述保护罩4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不仅可以透过太阳光,而且将系统和外界环境隔离,为内部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