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锤头旋转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3350.7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卢丹;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丹;李丽 |
主分类号: | E21B1/14 | 分类号: | E21B1/14;E21B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锤头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机械,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锤头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资源开采、基础建设工程、地质勘探、钻井、地热利用等领域,需要破碎机构对硬物进行锤击来进行粉碎,并将产生的碎物清理出去,传统的锤头是实心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实心锤头将锤击物击碎,然后停止锤击,移开锤头,将被击碎的锤击物用水或其他方式稀释吸出,这种机构在需要取出被击碎的锤击物时,锤头都要停止工作,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锤击时最靠近锤头底端的锤击物最先被击碎,最先被击碎的部分由于不能及时取出而被反复击打,在锤击处形成“垫子”样的隔层,消耗了离锤头底端较远部位所受的锤击力,有用功比率很低。实心结构使得锤头质量较重,给停止工作、移位和锤击物的清除都带来很大困难;另外,实心结构耗用材料多,材料浪费大,使用过程中能耗也大。
在锤击过程中需要不停地将锤击碎屑取出,以使得锤击能够深入进行下去,现有技术通常使用基于离心泵的反循环来进行,这种方法需要泵的动力大,消耗能量高,不够经济。同时由于泵本身的吸程和扬程有限,限制了清除碎屑的深度。
现有破碎机构通常采用钢丝绳和锤头直接相连,实心锤头重,钢丝绳的承受力大,机械磨损高,整个机械的使用寿命低。
由于钻探或者锤击随着进度要加深,预置的主钻杆在一定深度下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增加钻杆;另外,如果在锤头和主钻杆之间加装短的定尺钻杆,则便于安装、维护和运输。
钻杆间的连接使用传统的法兰来完成,在作业或施工现场将两个法兰片用 螺栓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需要多个人,分别用两个扳手进行连接,需要紧固的螺栓要6-12个,费时、费工。同时,由于法兰片与所要连接的构件分离,很容易产生螺栓丢失,使法兰与所要连接的构件无法连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破碎机械和锤头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锤头旋转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锤头旋转机构,包括:主钻杆,压缩弹簧罩和中空锤头;所述主钻杆、压缩弹簧罩和锤头形成中空连通,主钻杆和压缩弹簧罩的上齿盘的上表面相连,压缩弹簧罩的下表面和锤头相连,该锤头底部的开口偏心布置,所述压缩弹簧罩下部连接的锤头通过包括所述上齿盘的弹簧旋转机构相对于主钻杆旋转。
所述弹簧旋转机构包括上齿盘、横向弹簧盘、纵向弹簧柱;上齿盘位于压缩弹簧罩的内部上方,上齿盘的上表面和主钻杆直接焊接或者铆接,上齿盘的下表面分布有齿片,纵向弹簧柱连接在压缩弹簧罩的底部,横向弹簧盘由纵向弹簧柱连接支撑,横向弹簧盘的上表面布置齿片。
横向弹簧盘上的齿片和上齿盘的齿片咬合,上齿盘的直径大于压缩弹簧罩的上部开口的内径。
锤头和压缩弹簧罩的下表面铆接或者焊接。
压缩弹簧罩的下开口内径大于锤头的上开口内径。
上齿盘和横向弹簧盘之间通过主钻杆的提升而分离,横向弹簧盘的齿片离开上齿盘的齿片,在横向弹簧的支撑下,横向弹簧盘绕上齿盘旋转,带动压缩弹簧罩除上齿盘之外的部件以及锤头一起绕主钻杆旋转,使得横向弹簧盘的齿片和齿盘的下一齿片咬合。
所述上齿盘上具有多个齿片,齿片是锲形或者三角形。
所述齿片的数量为18到72个中的其中一个。
所述的锤头旋转机构,还包括吊环装置,所述吊环装置用于通过支架和钢丝牵拉主钻杆。
所述的锤头旋转机构,还包括进气拉管,所述进气拉管附在主钻杆一侧由上到下延伸,并且和主钻杆连通,经由空压机通过进气拉管将气体压入主钻杆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破碎机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破碎机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中空锤头以及锤头表面示意图;
图4A、图4B和图4C分别是短的钻杆连接、端面和截面示意图;
图5A和图5B示出两端具有带柄法兰片的短的钻杆和带柄法兰片;
图6A和图6B示出带柄的法兰片的正视图和侧剖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不带柄的法兰片的侧剖视图和正视图;
图8A、图8B和图8C示出一个抱箍的正视图、右视图和开口视图;
图9A、图9B和图9C示出另一个抱箍的正视图、左视图和开口视图;
图10示出和锤头、主钻杆连接的压缩弹簧罩;
图11示出压缩弹簧罩中的弹簧柱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丹;李丽,未经卢丹;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