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焙烧炉用天然气喷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42756.3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魏剑峰;杨民平;肖伟峰;王江敏;武大学;王凤智;孙传杰;李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天然气 喷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焙烧炉用天然气喷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焙烧炉天然气喷气装置使用的是一种筒形直管喷气装置,天然气通过该装置直接进入焙烧炉火道内燃烧,对于燃烧的因素考虑的不充分,其一由于是直管筒形,直径(外Ф50mm,内Ф12mm),泄压严重,气流的速度上不去,直接影响了天然气的燃烧火焰长度;其二是空气与天然气的混合不充分,火道墙内的空气量不足,大量的天然气没有完全燃烧,窜入下游,不仅不产生热量,还带走了一部分热量,直接影响燃烧的效果。以下一组统计数据直接说明了能耗的变化:根据中铝兰州分公司34室敞开式焙烧炉,使用Φ50mm筒形直管喷气装置的数据统计,天然气压力40KPa,瞬时平均流量16490Nm3,流速为120 Nm3 /h,吨预焙阳极消耗天然气90 Nm3,天然气消耗值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针对上述焙烧炉天然气喷气装置存在的缺陷,传统做法是采取部分打开火眼观察孔盖来增加空气的补充量,但这种方法又产生空气过量和空气无法预热的缺陷,由于空气不是根据天然气的消耗来补充的,而是根据系统的压力来补充,在天然气脉喷的瞬间,热值增加,天然气脉喷停止时,空气立即补充,直接带走一部分热量,不仅不能稳定升温,而且增加天然气脉喷的次数,天然气消耗量加大;同时职工的操作次数频繁,易厌倦作业,无形中也造成了能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燃烧充分、节能效果显著的焙烧炉用天然气喷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焙烧炉用天然气喷气装置,包括连接管件、增压元件、内筒及外筒,连接管件的进气端设有与焙烧炉天然气输送管线的连接螺纹,连接管件的出气端与外筒连接,连接管件的中段变径部位的进气端设有增压元件,连接管件中段变径部位的出气端与内筒连接,增压元件与内筒首尾接触,外筒与内筒呈嵌套状,与外筒进气端前方对应的连接管件处设有补充空气孔。
所述的内筒、外筒及增压元件通过连接管件中间变径部位确定同心度。
所述的内筒与外筒出气端的安装长度端部相差30~5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焙烧炉用天然气喷气装置,由于采用内、外筒结构形式,补充的空气在内、外筒之间可以预热,从而降低热值消耗;通过内筒前端设置的增压元件可以增加天然气压力,进而达到增加燃烧火焰长度的目的,使天然气燃烧更充分。该喷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节能效果显著,能源利用率高,同时提高了设备自动化控制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根据在中铝兰州分公司36室敞开式焙烧炉上使用该喷气装置的数据统计,天然气压力90KPa,瞬时平均流量10620Nm3,流速为222 Nm3 /h,吨预焙阳极消耗天然气88.5 Nm3,天然气消耗明显降低,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焙烧炉用天然气喷气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增压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焙烧炉用天然气喷气装置实施例,包括连接管件1、增压元件2、内筒3及外筒4。连接管件1的进气端与焙烧炉天然气输送管线螺纹连接,安装在焙烧炉天然气输送管线架上,连接管件1的外壁加工有方便扳手旋拧的平台。连接管件1的出气端与外筒4连接。连接管件1中段变径部位的进气端设有增压元件2,增压元件2呈喇叭状,进气端大出气端小,进气端一侧加工有方便螺丝刀旋拧的缺口;连接管件1中段变径部位的出气端与内筒3连接,内筒3的进气端与增压元件2的出气端相接触。外筒4与内筒3呈嵌套状,内筒3、外筒4及增压元件2通过连接管件1中间变径部位确定同心度。外筒4进气端的前方对应的连接管件1处设有补充空气孔5,对补充的空气量,按照流体力学的相关原理,通过内筒3与外筒4的安装长度端部相差30~50mm来调节,内筒3与外筒4之间可以预热空气,降低热值消耗。焙烧炉系统压力吸入的空气量,通过增压元件2来增加天然气压力,进而达到增加燃烧火焰长度的目的,使燃烧更充分,确保了燃烧系统的稳定性。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2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气体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新型沥青燃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