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衬氟球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2279.0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项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建新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空衬氟球阀(工作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它的启闭件是一个球体,利用球体绕阀杆的轴线旋转90°实现开启和关闭的目的。球阀在管道上主要用于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流动方向。
Q41F46系列衬氟球阀是为各种强腐蚀性介质管路的启闭控制而设计的,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染化、农药、制酸制碱等行业,是目前防腐阀门设备最理想的选择之一。Q41F46系列衬氟球阀采用氟塑料衬里,壳体采用熔模精密铸造,强度高、外观光洁,与液体接触部分全部为氟塑料,因此可在-29℃~180℃范围内长期使用于任意浓度的腐蚀性管路、管线工作。
工作原理:
Q41F46-16C系列衬氟球阀的工作原理是靠旋转手柄来使阀门畅通或闭塞的,手柄和阀体内侧全部采用氟塑料制成,其具有开关轻便,体积小,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设计特点:
球阀基本系列为Q41F46型,除具有一般球阀所具有的流体阻力小,启闭速度快,结构简单外,还有以下优点:
采用氟塑料衬里层的球阀,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适用于任何强腐蚀性化学介质;
采用全通径、浮动球结构,阀门可在整个压力范围内进行无泄漏关闭,更便于管路系统的通球扫线和管路维护;
启闭件球体与阀杆铸(锻)为一体,杜绝了由于压力变化引起阀杆冲击承压件内的可能性,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中的使用安全性;
结构紧凑合理,阀体内腔空间最小,减小了介质滞留,另外,特殊的模 压工艺,使密封面致密度良好,加之人字环形PTFE填料组合,使阀门达到零泄漏;
为了使衬氟球阀的优点能够更加凸现,将它应用于真空中系统,但是普通衬氟球阀用于真空系统中时,由于衬氟阀门的使用温度的限制加上自身的特性,就会满足不了要求。
衬氟阀门在真空系统中,衬料在大气压力下与高的温度共同作用下会移位,变形,有的情况下会完全被吸出,从而使阀门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真空衬氟球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真空条件下可以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衬氟球阀,包括阀体、球体、阀杆、手柄和衬氟,球体与阀杆相连并通过阀杆安装在阀体中,手柄与阀杆相连接,衬氟安装在阀体内通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通径上设有螺旋槽,所述的阀体通径内设有圆筒网。
所述的圆筒网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所述的圆筒网的厚度为1-4mm,上面设有大小相同的孔,所述的圆筒网的长度是从法兰口到阀座台阶。
所述的圆筒网与衬氟一同安装在阀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构紧凑合理,阀体内腔空间最小,减小了介质滞留;
2、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通径表面开螺旋槽,衬料在受到横向力的时候,螺旋槽增加了衬料与阀体的摩擦力,不会使衬料移动与被吸出;
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由于在阀体内表面增加了材质为316L不锈钢的网,在真空系统中衬料不会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衬氟球阀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阀体 2、球体 3、阀杆 4、手柄
5、衬氟 6、螺旋槽 7、圆筒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衬氟球阀结构示意图,该真空衬氟球阀,包括阀体1、球体2、阀杆3、手柄4、衬氟5、螺旋槽6和圆筒网7,球体2与阀杆3相连并通过阀杆3安装在阀体1中,手柄4与阀杆3相连接,衬氟5安装在阀体1内通径上,阀体1在衬塑料衬氟5以前,我们将阀体1的通径表面开螺旋槽6,衬氟5在受到横向力的时候,螺旋槽6增加了衬氟5与阀体1的摩擦力,不会使衬氟5移动与被吸出;所述的阀体1通径内设有圆筒网7,在真空系统中,介质的高温度使衬氟5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将其阀体1内表面增加材质为316L不锈钢的网,网的结构是在一块厚度为2mm板上打出多个大小相同的孔,然后将板卷成阀体1内径大小的圆筒,长度是从法兰口到阀座台阶,网放在阀体1通径内,注意同轴度,网两端与阀体1焊接固定,网固定好再与衬氟5一同衬在阀体1上,这样改进就克服了衬氟球阀在真空系统中所遇到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建新,未经项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2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套管串联大温差的换热装置
- 下一篇:电动隔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