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2090.1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业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业中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L2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251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麻醉注射时的麻醉导管。
背景技术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术中易于管理、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但硬膜外导管所致并发症或麻醉失效比较多见,常见有置管困难、组织损伤、留置位置不佳、拔管困难等,组织损伤中又以血管和神经损伤为主。
导管置入阻力较大时,导管未进入硬膜外腔或部分进入,此时如果强行留置则很可能导致硬脊膜穿破,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导管屈折等并发症;硬膜外出血可致硬膜外阻滞不全或形成血肿压迫神经致神经控制区域感觉活动障碍,穿透血管或误入血管可能导致局麻药中毒,阻滞不全等。硬膜外导管腔回血及血块阻塞导管,硬膜外腔置管时导管误伤血管致出血或阻塞,是硬膜外麻醉失败的常见因素,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过程中,常因导管材质过硬,导致硬膜外腔出血或导管置入血管中;腰段穿刺时穿刺针侧孔与硬膜角度较大,也易造成置管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导管置入,但导管柔软不会伤害人体组织血管,且能提高注射速度的麻醉导管。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导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上的周向刻度线、设置在管体上的纵向标记线,所述管体上设有软管,所述软管为空心管,软管的一端与管体一端连接,另一端开设有注射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麻醉导管进一步包括软管硬度小于管体硬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麻醉导管进一步包括所述软管与管体通过热熔处理后连接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麻醉导管进一步包括所述软管侧表面上设有若干注射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麻醉导管进一步包括所述管体与软管的材料为尼龙。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其有益效果是:导管易于置入人体,由于软管的柔软性,不会伤害到人体的组织血管;软管的端部开有注射孔,使注射速度得到提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环保经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体,2、周向刻度线,3、纵向标记线,4、软管,5、注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麻醉导管,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1上的周向刻度线2、设置在管体1上的纵向标记线3,所述管体1上设有软管4,所述软管4为空心管,软管4的一端与管体1一端连接,另一端开设有注射孔5。
其中设置在管体1上的周向刻度线2是用来辅助医务人员观察管体置入人体的长度,便于医务人员更加精确的实施麻醉,设置在管体1上的纵向标记线3为可被放射性的射线探测到材料制成,若导管在注射过程中发生断裂,残留在人体内,无法用肉眼找到,可以通过X光等方法找到残留麻醉导管的位置。
将硬膜外管体1前端约1-lOmm制造成软管4结构,其他部分为普通硬度结构,在置入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起到导向作用,引导管体1顺利进入预定位置。同时这样的结构也可以防止管体1置入硬膜外腔血管内,从而减少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提高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
软管4与管体1的材料相同,软管4硬度小于管体1硬度。软管4与管体1通过热熔处理后连接为一体。软管4的硬度过硬会伤害到人体的组织血管,硬度过软在注射时液体不能在管内形成一定的弯曲度,给注射带来不便。
所述管体1与软管4的材料为尼龙。选用同一种材料,通过硬度处理制成本发明,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更加的环保科学。
软管4侧表面上设有若干注射孔5,所述软管4端部的注射孔5为主要液体出口,软管4侧表面上的注射孔5具有辅助作用,这样提高了注射速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业中,未经李业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2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螺杆式自动攻丝机的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大面积接地导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