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水器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1720.3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侯全舵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全舵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器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加热装置,其作为热水器的组成部分,用于家居、酒店、会所等,属家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热水器一般包括储水式热水器和即热式热水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即热式热水器。
公知的即热式热水器一般包括壳体、进水口、出水口、进水绝缘管、出水绝缘管、加热装置、控制电路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用于固定和支承其它各组成部分,除壳体外的其它各组成部分即进水口、进水绝缘管、压力传感器、加热装置、出水绝缘管、出水口依水流方向首尾依次水密封连接成一体,加热装置内设有电加热元件,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电加热元件及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电路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热水器是否处于使用状态控制电加热元件的通电与断电,所述加热装置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水温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进一步根据用户选择或设定条件控制电加热元件的通电与断电。所述加热装置内水温的控制方式系公知技术,在本领域已有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GB13955-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规定的L=53r2这一防漏电隔离要求,除了在热水器设置所述的进水绝缘管、出水绝缘管,通常采用两根地线进行接地的方式提高安全系数,这样子增加了原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加热装置与水的接触具有局限性,即由于原有加热装置内侧流体空间较大,水经过加热装置时只有少部分与电加热元件接触,即使水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紊流和扰流,也没办法使水温均匀和稳定,加热不匀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由于加热空间的管道较大,水温不均匀,L=53r2这一防漏电隔离条件并不总是得到满足,导致漏电的危险性增加,进而对淋浴者带来安全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安全的热水器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加热腔、前端盖、后端盖和电加热元件,所述加热腔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二至八个加热通道及平行间隔设置的四至八个绝缘通道,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盖设于加热腔的纵向两端并因此在加热腔内形成加热和绝缘的水流通道,所述电加热元件设于加热通道内并与热水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加热腔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设于前端盖或者后端盖上。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加热通道为六个。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绝缘通道为五个。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加热腔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设于加热腔纵向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上。
进一步的改进是:至少两个所述加热通道设有电加热元件。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前端盖与加热腔之间、后端盖与加热腔之间分别设有密封装置。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热腔采用一体成型平行间隔设置的复数个加热通道,结合前端盖和后端盖,使得水在加热腔内的流动呈蛇形,这样不仅可以使水流与电加热元件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蛇形水流通道使得水的紊流和扰流更激烈,热交换更频繁,这样从出水端流出的水温均匀稳定,绝缘通道的设置使得热水器完全符合防漏电隔离要求,这样热水器只需一根接地线就可以,降低热水器的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举一实施例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腔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3,实施例公开一种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加热腔1、前端盖2、后端盖3和电加热元件4,所述加热腔1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六个加热通道11及平行间隔设置的五个绝缘通道12,前端盖2和后端盖3分别盖设于加热腔1的纵向两端并因此在加热腔1内形成加热和绝缘的水流通道,四个电加热元件4分别设于其中的的四个加热通道11内,各电加热元件的一端与热水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加热腔1的进水端设于前端盖2上,加热腔1的出水端设于后端盖2上。
参考图3,所述加热腔1的纵向两端位于各加热通道11和绝缘通道12的圆周外侧沿附近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设有密封圈,前端盖2、后端盖3盖设于加热腔1上,所述密封圈可以保证水流通道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全舵,未经侯全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1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