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脱硫塔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1481.1 | 申请日: | 2010-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衣惠昌;李智玲;田迎新;褚英晶;蔡树君;衣荣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高科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对现代玻璃炉窑生产中二氧化硫脱硫塔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由于在玻璃炉窑生产的换向加热过程中,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黑烟、黄烟。主要成分是没有充分燃烧的炭黑粒子、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其粒径在0.01-200μm之间,这些粒子非常小,重量很轻,而且不亲水;与空气混合在一起其惯性几乎跟空气一样小。对于粒径在几十微米以上的粉尘,较容易被滤除,而对于飘尘或浮游粒子,普通的除尘方法对其作用不大;容易造成如下问题:设备使用寿命短,气水分离不完全,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耗水量大,塔内易结垢,发生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脱硫塔,以解决换火期间不完全燃烧产生过量炭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技术方案是:外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滤层,滤层顶部连接排气口,外筒与外壳体内部固定连接,高效雾化装置与外筒固定连接,内筒固定连接在外筒内,进气口与外筒上部固定连接,导流板与外壳体内部固定连接,集吸收液斗与外壳体下部固定连接,泄水阀与集吸收液斗下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为内外套筒式设计,适合于各种吸收剂,有效避免塔内结垢、堵塞等现象的发生并保持较高的脱硫率;气体经过时能够很好的进行气水分离,烟气设计成 “S” 形曲线螺旋运动,增大气液间接触面,实现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最小的液气比下,气液充分接触、混合、反应,进行高速传质,提高最小能耗下的高脱硫脱硝效率;减小了设备体积,安装方便;脱硫除尘水可闭路循环使用,不外排,耗水量少,节水率高,从而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外壳体9上部固定连接滤层4,滤层顶部连接排气口5,外筒1与外壳体内部固定连接,高效雾化装置2与外筒1固定连接,内筒3固定连接在外筒内,进气口6与外筒上部固定连接,导流板7与外壳体内部固定连接,集吸收液斗8与外壳体下部固定连接,泄水阀10与集吸收液斗下部固定连接。
烟气从塔身中上部进气口高速进入脱硫塔外筒,呈“S” 形曲线螺旋运动。通过高效雾化装置的喷淋作用,含硫及氮氧化物的气体被高速撞击与吸收液相互间发生强烈扰动产生吸附反应使烟气中的硫被吸附去除,脱硫后的烟气通过导流板的作用使烟气进入内筒,由内筒进入滤层可进一步截留烟气中残余的硫等污染物质,工作一段时间后滤层进行反冲洗后即可正常使用,同时滤层可起到汽水分离的作用,经过滤层后得到的洁净干爽的空气经排气口排出。喷淋后的反应液通过重力作用储存至集吸收液斗中,参加闭路循环水的循环,发生紧急情况或清理集吸收液斗时可将泄水阀打开进行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高科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高科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1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