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筋张拉液压千斤顶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41281.6 | 申请日: | 201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2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耿书岭;王代勤;崔四强;袁魁;耿涛;耿臣;郭刚;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7500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筋张拉 液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预应力筋张拉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在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中,需要预应力筋的应力和应变均符合设计要求。现有的预应力筋张拉施工主要采用液压千斤顶,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观察油泵上的油压表控制液压千斤顶施加的张拉力,预应力筋被拉长的长度需要通过人工用直尺实际测量得到,而且信息的传递工作也是由人工记录。这种人工控制的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存在的缺陷是:
1. 控制精度低,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2. 人为因素影响预应力筋张拉施工质量,既人为误差大;
3. 施工效率较低:
4. 施工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准确性较差;
5. 在构件内部或较隐蔽作业面张拉施工时质量监控难度较大;
6. 工程质量监管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较大,质量管理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筋张拉液压千斤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监测精度低、误差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筋张拉液压千斤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筋张拉液压千斤顶,包括缸筒,缸筒的后端密封设置有缸盖,缸筒内轴向密封滑动装配有活塞杆,环形活塞杆的一端轴向延伸穿过缸筒前端的端面,在所述的缸盖与活塞杆上分别轴向开设有相互连通、用于穿设预应力筋的通孔,在所述的缸盖上通孔的孔壁上固定有与活塞杆上通孔的孔壁密封滑动配合的内缸套,所述的缸盖由形状与所述缸筒和内缸套适配的多柱式压力传感器构成,在所述缸筒的内壁上设有与该多柱式压力传感器外周面定位配合的卡键,在所述缸筒的前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监测活塞杆位移的位移传感器。
在所述的多柱式压力传感器的外端面上轴向凸设有用于与锚固辅助件限位卡配的凸台。
在所述的活塞杆穿过缸筒的外端面上轴向开设有用于限位卡配工具锚的环槽。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千斤顶上采用形状与缸筒和内缸套适配的多柱式压力传感器替代现有的缸盖,其在密封缸筒的同时,可以与锚固装置配合监测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其与缸筒端面上设置的位移传感器配合使用,实现了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的自动监测,避免了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误差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其监测精度和监测速度大为提高,使得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快速、准确,各传感器信号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可自动控制液压千斤顶的工作状态,可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预应力筋张拉失控造成的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筋张拉液压千斤顶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筋张拉液压千斤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筋张拉液压千斤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包括缸筒9,缸筒9内轴向密封滑动装配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的一端轴向延伸穿过缸筒9的前端端面,在活塞杆12的外端面上轴向开设有用于与工具锚装置限位配合的环槽,在缸筒9的后端密封设置有缸盖,在缸盖与活塞杆12上分别轴向开设有相互连通、用于穿设预应力筋的通孔,在缸盖通孔的孔壁上固定有与活塞杆12通孔的孔壁密封滑动配合的内缸套10,本实用新型中,该缸盖由形状与缸筒9和内缸套10适配的多柱式压力传感器8构成,在缸筒9的内壁上设有与该多柱式压力传感器8的外周面限位配合的卡键7。在缸筒9的前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监测活塞杆12轴向位移的位移传感器11。在缸筒9的侧壁上对应活塞杆12还分别设置有进、出油口。
使用时,用于张拉预应力筋的的构件17中固定有加强筋3并开设有相应的预应力筋孔道1,预应力筋15穿设在该孔道1中,在预应力筋孔道1的端口处设置有工作锚装置,该工作锚装置包括穿装固定在预应力筋孔道1中的锚垫板2,锚垫板2的外端面上顶压设置有锚固装置4,各预应力筋15穿过该锚固装置4上对应开设有的锚孔,各锚孔的外孔沿处对应设置有用于锚固预应力筋的固定锚5,在固定锚5的外端面上顶压设置有辅助锚固装置6,该辅助锚固装置6朝向液压千斤顶的外端面与液压千斤顶上设置的多柱式压力传感器8上的凸台卡配,使液压千斤顶与辅助锚固装置6同轴设置。预应力筋15穿过液压千斤顶上内缸套10的套孔和活塞杆12的内孔,在活塞杆12的外端面上顶压设置有用于张拉预应力筋15的工具锚装置13,该工具锚装置13卡装在活塞杆12外端面上的环槽中,保证工具锚装置13与液压千斤顶同轴,在工具锚装置13上对应开设有预应力筋的固定孔,在固定孔的外孔沿上设有临时性固定锚14。在张拉预应力筋时,将液压千斤顶缸筒上的进出油口连接在油泵16上,启动油泵16使液压千斤顶工作,液压千斤顶通过其活塞杆推动工具锚装置13移动,预应力筋15的应变数据通过液压千斤顶缸筒端面上设置的位移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液压千斤顶上活塞杆12的反作用力被作用在液压千斤顶端部的多柱式压力传感器8上,从而实现对预应力筋的应力数据的实时监测。多柱式压力传感器8及位移传感器11均通过信号采集装置18连接有用于控制油泵16工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19,多柱式压力传感器8和位移传感器11监测得到的应力及应变数据通过信息采集装置18输入到计算机19中,由计算机19对监测得到的应力和应变与计算机中的预设值进行比对,当应力达到要求值,应变值未达到时,或者是应变值达到要求值,应力值未达到时,计算机控制系统19通过越程报警系统报警并同时控制油泵16停止工作,防止预应力筋被破坏。施工的同时,计算机控制系统19分别连接摄像监控装置20、无线遥测装置21和互联网22,对预应力筋的张拉装置进行实时监测,由摄像监测装置20实时采集预应力筋及张拉装置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通过互联网22进行远程传输,工作人员可以在监控室内通过无线遥测装置21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远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1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