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成圈三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0452.3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4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萧世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世贤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三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横编织机,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针织横编织机的新型成圈三角。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针织横编织机的三角系统皆因是固定的斜度,所以成圈三角只得顺着既有的斜度做织目的成圈,然而随着工业发达纱线种类及材质也不断创新,纱线的多样性致使针织横编织机的三角系统在织目成圈后的平整度及均匀度上均难克服。例如,目前现有的针织横编织机三角系统的成圈三角皆只有一个成圈定型点10,而且在成圈斜度面11具有单一斜率,无转折点如图7所示。现有针织横编织机三角系统的尖山角度A一般介于75度~85度间,一般情况下,尖山的角度若越大则越容易推移针织横编织机针床上的织针,但对于较不易编织的纱线如:棉、毛类纱线也会比较容易产生拉伤断裂的情形;反之,若尖山的角度若越小则对于棉、毛类纱线在编织过程中则比较不会产生拉伤断裂的情形,但却会使织针在针床上不易推移较容易产生“撞针”的情形。
发明内容
故针对现有针织横编织机三角系统里的成圈三角设计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新功能的成圈三角来克服多样性的纱线编织的困难度,使其能够更佳的适用于各种多样性的纱线,进而使织目于编织后能够更加平整及均匀,使得编织的过程中减少拉伤纱线,又能使编织的织目能够有更加平整及均匀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成圈三角,所述的成圈三角依附在三角系统的尖山上,所述的成圈三角与依附在针织横编织机三角系统的尖山产生一成圈斜度面,所述成圈三角在成圈斜度面的尾端处具有成圈定型点,其中,成圈斜度面与成圈定型点之间具有距离,在该距离内存在至少一个的转折点,转折点使成圈三角的成圈斜度面产生不同斜率的平面。
所述的新型成圈三角,其中,成圈三角具有至少两个成圈定型点。
通过将成圈三角的成圈斜度面由传统的固定斜度改良成多角度斜度性质,故需在本实用新型的成圈三角的成圈斜度面的尾端设计成另一斜度面而使其成为多角度性,以减短、减少拉纱成圈的阻力,使如绵、毛等纱线在编织时降低纱线拉伤、拉断,进而可以提升此类纱线在编织时的速度。
将成圈三角的成圈定型点改良成多点成圈定型点性质,让带有弹性大单次成圈定型后织目无法均匀的特殊纱线,如低弹丝纱线(涤沦纱)、压克力纱线等,能够再有多次的成圈定型的设计,重而使得编织出更均匀的成圈织目。
附图说明
图1为针织横编织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机械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机械头与平山板三角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平山板的示意图;
图5为成圈三角的示意图;
图6为转折点的示意图;
图7为传统式成圈三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成圈三角1;尖山2;成圈斜度面3;成圈再斜度面3’;转折点4;成圈定型点5;成圈再定型点5’;外侧6;内侧7;成圈放松面8;成圈定型点10;成圈斜度面11;A-尖山角度;J-机械头;P-平山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针织横编织机三角系统的成圈三角1依附在三角系统的尖山2上。所述的成圈三角1与依附在针织横编织机三角系统的尖山2产生一成圈斜度面3,所述成圈三角1在接近成圈斜度面3的尾端处具有成圈定型点5,成圈斜度面3在其尾端距成圈定型点5的距离在大约8mm内,在该距离内存在至少一个的转折点4,转折点4将使成圈三角1的成圈斜度面3产生不同斜率的平面,其作用类似可以取代传统尖山固定式角度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成圈三角1的成圈斜度面3并不局限在于一个转折点4,其可能是两个或以上的转折点4而产生成圈斜度面3拥有多个斜率的平面即多角度性质,且成圈斜度面3的转折点4产生的不同斜率的平面亦不局限向外侧6(角度变大)或向内侧7(角度变小),特别如图6所示。
针织横编织机三角系统的成圈三角1,所述成圈三角1的成圈斜度面3的尾端会有至少两个的小水平面,一般情况下平面的长度约介于0.5mm~5mm之间,且依照不同针种的机型,成圈三角1的成圈定型点5的平面大小也会有所不同,此平面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成圈定型点5,且其并不局限在于一个成圈定型点5,其可能是至少两个即为多点定型点性质。
特别如图5所示,所述成圈斜度面3经过转折点4改变平面的斜率之后,形成成圈再斜度面3’,所述的成圈再斜度面3’连接所述的成圈定型点5,所述的成圈定型点5再与成圈放松面8连接,成圈放松面8再与成圈再定型点5’连接。所述的成圈放松面8相比于成圈定型点5和成圈再定型点5’是朝向成圈三角1的中心凹入的。
综上所示,相比于目前现有的针织横编织机三角系统的成圈三角皆只有一个成圈定型点,本实用新型的成圈三角1具有至少两个成圈定型点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世贤,未经萧世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0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台面升降储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