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0220.8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4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王汝华;李润苗;李培梅;宋顺平;李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井口 作业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探技术井口作业平台,特别是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针对大尺寸井眼实施内管注水泥(插入式注水泥)井口作业。
背景技术
内管注水泥(插入式注水泥)方法是石油钻探固井作业注水泥的一种工艺,在国内主要用于海上钻井、陆上部分大尺寸(¢339.73mm以上)套管固井注水泥作业,在套管内下入内管(一般用钻杆)进行注水泥固井作业,一般井深较浅,提升内管管柱的吊卡坐在井口套管接箍上,也就是说内管管柱的全部重量由套管接箍来承载。近些年来,由于勘探开发要求,大尺寸套管下井深度增加,部分井¢339.73mm的套管下深已经超过了2000mm,井口的套管接箍除了承受极大轴向拉力外还承受了较大轴向压力,而这两个轴向力的方向一致,其合力有可能超出接箍的屈服强度。严重的会导致套管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内管注水泥作业时,大尺寸套管内下内管柱(一般用钻杆)作业主要是在转盘面作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钻杆吊卡在转盘面和套管接箍平面之间运移不在同一平面,存在至少0.5m的高差,靠井口工上下搬移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2)起下内管作业时吊卡直接坐在套管接箍上平面,对套管接箍造成磨损,严重时会损伤套管接箍丝扣。
(3)套管接箍受力通常处于拉应力状态,而在下内管柱(一般用钻杆)时,内管柱(一般用钻杆)的全部重量由套管接箍来承载,套管接箍除了承受极大轴向拉力外还承受了较大轴向压力,而这两个轴向力的方向一致,其合力有可能超出接箍的屈服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特别是针对大尺寸井眼实施内管注水泥(插入式注水泥)井口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包括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支撑套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是:该平台是对称结构,平台装有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支撑吊卡座于转盘面上,支撑套套在套管接箍上,并保持纵向尺寸误差,同时支撑套与平台也保持高度差;支撑筋上端固定有固定套,支撑筋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母和调节螺栓;板座在支撑筋和固定套上。
所述的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的特点是支撑套用35CrMo钢锻造而成;支撑套与套管接箍纵向尺寸误差为+0.2mm到+0.4mm,支撑套与平台高度差为-0.4mm到-0.2mm。
所述的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的特点是板和支撑套可根据不同尺寸套管接箍更换相应尺寸的。
所述的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的特点是固定套通过两个六角螺栓和一个六角螺母固定在支撑筋上端,两个六角螺栓和一个六角螺母组成固定套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该平台使起下钻杆时钻杆吊卡在同一水平平面内移动互换,移动时平面内进行,省时省力;起下内管作业时,起下内管吊卡坐在支撑套上,减少对套管接箍的压力,减少磨损,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本产品在榆林储气库井的¢508mm,¢339.73mm套管内管注水泥固井中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套管接箍的磨损和应力过盈失效,也减轻了井扣作业强度和减少了上下运移钻杆吊卡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正视图。
图2是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俯视图。
图3是固定套的固定装置。
图中:1、板;2、固定套;3、支撑筋;4、支撑吊卡;5、支撑螺母;6、调节螺栓;7、平台;8、支撑套;9、第一六角头螺栓;10、六角头螺母;11、第二六角头螺栓;12、固定套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包括板1、固定套2、支撑筋3、支撑吊卡4、支撑套8、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是:该平台是对称结构,平台的井口两端分别装有板1、固定套2、支撑筋3、支撑吊卡4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支撑吊卡4座于转盘面上,支撑套8套在套管接箍上,并保持一定纵向尺寸误差,同时支撑套8与平台7也保持一定高度差;支撑筋3上端固定有固定套2,支撑筋3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母5和调节螺栓6;板1座在支撑筋3和固定套2上。
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支撑套8作为整个平台的核心,采用35CrMo钢锻造而成,同时使支撑套8与套管接箍13保持+0.2mm到+0.4mm的纵向尺寸误差。通过使用调节螺栓6来调节平台的高度,使支撑套8与平台7高度差为-0.4mm到-0.2mm,支撑螺母5用来锁紧调节螺栓6,防止退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0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斛饮片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失眠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