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药包装膜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0054.1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江继忠;鲍祖本;潘健;吴志刚;吴云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2 | 分类号: | B32B15/082;B32B15/20;B32B27/08;B32B27/16;B32B27/18;B65D65/0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5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药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包装膜,特别属于环保的医药包装膜。
背景技术
医药包装材料中,过去以玻璃制品包装的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以铝箔与塑料复合包装材料进展较快。药品的安全卫生性直接与人的生命健康休戚相关,因此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是保证药品质量的控制环节之一。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是影响包装效果的关键因素。许多包装内容物发生变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分及氧气侵袭,遇可见光及微生物和其自身的生理代谢造成的。水分使微生物繁殖,氧气使内容物氧化、变质,一些药品遇可见光则会分解失效。阻隔性良好,才能保证包装的内容物保持其原有的特性不发生变化;阻隔性不好,则易使包装内容物吸入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引起变质,或发生见光反应,引起药品失效,同时包装膜的溶剂残留也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溶剂残留少的环保的医药包装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医药包装膜,由外到内依次为印刷层、混合功能型聚乙烯层、铝层、热封层。
所述的混合聚乙烯层中,包括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共聚材料、白色母粒,其重量比为75~100∶20~40∶8~12。
所述的热封层为沙林和茂金属聚乙烯共挤层,茂金属聚乙烯层位于铝层、沙林层之间。
优选的包装膜,由外到内依次为12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12 μm混合功能型聚乙烯层、7μm铝层、15μm茂金属聚乙烯层、8μm沙林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铝箔,特别是7μm铝箔,因其厚度较薄和其本身的特性,当受到外力牵扯时,容易发生断裂,因此通过在铝层与印刷层之间设有的混合功能型聚乙烯层,利用PE材料的柔韧性有效的保护AL,防止AL发生易脆易断的问题,避免了AL因断裂和破损等问题影响到产品的阻隔性能。由于铝箔含有一定的毛细孔,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共聚材料、白色母粒混合挤出时,上述复合材料挤入到铝箔的毛细孔中,与铝箔粘接成一体,提高了铝箔的阻隔性。同时,通过在挤乳白色PE中混合一定比例的极性材料乙烯-丙烯酸共聚材料EAA5050,在不上聚氨酯粘结胶水的情况可以解决挤出复合后两个界面间的剥离强度(≥1.5N/15mm),由于没有胶水溶剂排放,实现了环境友好型工艺;通过在混合聚乙烯层中增加白色母粒,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印刷图案时减少白版使用(减少了印刷的色数),从而节省白色油墨的使用并提高印刷效率、减少溶剂的排放。
本发明采用日本三井化学挤复型低温茂金属PE SP1071C与沙林粒子共挤,茂金属PE层既能与AL很好的粘合又能与沙林层很好的融合,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使用粘合剂,从而减少了溶剂的残留,减少药物及环境的污染,同时,将阻隔性能和成本控制结合在一起,阻隔效果好,保质期长、成本降低了15%-30%,节约了资源、热封温度可在控制100-1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1为印刷层、2为混合聚乙烯层、3为铝层、4为茂金属聚乙烯层、5为沙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医药包装膜,由外到内依次为印刷层1、混合聚乙烯层2、铝层3、热封层,所述的热封层为茂金属聚乙烯层4、沙林层5混合层,茂金属聚乙烯层4位于铝层3、沙林层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0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觉对位网板贴合机
- 下一篇:一种框架液压机的机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