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按键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39353.3 | 申请日: | 201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梁振;余皖婉;陈月明;何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范克明 |
| 地址: | 23003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磁共振 成像 系统 按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按键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一种新的、非创伤性的成像方法,它不用电离辐射就可以显示出人体内部解剖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之中。特别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的出现,给生命科学和医学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磁共振成像系统都有很强的磁场强度,任何磁性材料在强磁场中都会很快的被磁化,并受到很大的磁场力而发生高速运动产生危险。因此,在病人做检查时,或者被试参与实验时是严禁携带磁性材料做成的物件。但是,很多检查和研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研究,都需要被试做出按键反应。目前市场的按键都是磁性做成的,因此这些按键都无法在磁共振系统中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光纤开关,但是这种光纤开关很昂贵,单价在1000美元以上,因此广泛推广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开发一种成本较低、灵活方便,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按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按键装置包括方波发生器,触摸电路,检波电路和输出电路;
U1-A、U1-B、U1-C分别为集成电路芯片2输入四与非施密特触发器74AHC132中的三个独立的2输入与非施密特触发器;
方波发生器由U1-A、电阻R2、电容C4构成;
触摸电路由非磁性触摸体J2,二极管D2,电阻R1,U1-B构成;非磁性接触体的一端通过非磁性导线接地,另一端通过非磁性导线和二极管D2正极以及U1-B第6脚连接;U1-A第3脚和U1-B第5脚连接。
检波电路由耦合电容C2,二极管D1、D3,电阻R3,电容C3构成,电容C2一端和U1-B第4脚连接;
输出电路由U1-C构成,U1-C第8、第9脚和二极管D1负极连接,U1-C第10脚输出开关信号。
非磁性接触体和非磁性导线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按键装置包括方波发生器,触摸电路,检波电路和输出电路;
U1-A、U1-B、U1-C分别为集成电路芯片2输入四与非施密特触发器74AHC132中的三个独立的2输入与非施密特触发器;
方波发生器由U1-A、电阻R2、电容C4构成;
触摸电路由非磁性触摸体J2,二极管D2,电阻R1,U1-B构成;非磁性接触体的一端通过非磁性导线接地,另一端通过非磁性导线和二极管D2正极以及U1-B第6脚连接;U1-A第3脚和U1-B第5脚连接。
检波电路由耦合电容C2,二极管D1、D3,电阻R3,电容C3构成,电容C2一端和U1-B第4脚连接;
输出电路由U1-C构成,U1-C第8、第9脚和二极管D1负极连接,U1-C第10脚输出开关信号。
非磁性接触体和非磁性导线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当被试或病人的肢体碰到接触体时,该装置的输出电平为低电平。当与接触体分开时装置输出高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未经安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9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