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F6气体泄漏检测成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8472.7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王丰飞;颜鹏;杜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27;G02B27/09;G02B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 sub 气体 泄漏 检测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安全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F6气体泄漏检测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SF6 电气设备作为绝缘或灭弧的理想材料,并且由于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少、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近年来500 kV/220kV 变电站中的大部分 220 kV(室内)和全部 110kV 设备均采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500 kV 设备也试图采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SF6 开关室,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室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城区变电站。由于制造、安装等质量差异以及材料老化等因素,SF6 高压开关设备发生 SF6 气体泄漏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要定期对SF6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
SF6气体由于具有无色、无味以及基本无毒的特点,我们无法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到,传统查漏的办法有三种:肥皂水检漏法、大面积包扎法和气体传感器法。肥皂水检漏法就是在设备外表面抹上肥皂水,通过观察肥皂泡发现漏点;大面积包扎法就是用塑料布将可能漏器的地方包裹起来,有泄漏的地方将鼓起来。这两种办法费事费工,还必须长时间停电,对于供电部门是不可取的;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当气体的浓度超过某值时,仪器发出报警,但气体传感器法无法查找泄漏点,因为它看不出分布情况,只能一个点一个点的检测,只要浓度超过报警限就响,它无法判断漏点究竟在哪里,而且仪器探头必须接触到SF6气体,操作者必需要近距离接触高压开关设备,对操作者来说很危险。因此,传统的检测方法因为不能在线检测、不能快速查找泄漏源或危险等缺点,已不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为了SF6 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设备的停电、减少设备的维护费用、保护维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开发一种高性能、远距离、检测微量泄漏、便携式、直观捕捉电力运行设备SF6漏点的仪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F6气体泄漏检测成像装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在线检测、不能快速查找泄漏源或存在危险等缺点,使得SF6 电气设备能够安全运行、避免设备的停电、减少设备的维护费用、保护维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SF6气体泄漏检测成像装置,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外部设置显示器、键盘,机壳内部设置主控制器、红外摄像仪、显示器、键盘、激光发射器和报警器,主控制器分别连接红外摄像仪、显示器、键盘、激光发射器和报警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头部设置扩束镜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其它技术方案:
所述主控制器通过功率控制器连接激光发射器。
所述扩束镜头由第一凹透镜片和第二凹透镜片组成,调节旋钮用以调节第一凹透镜片和第二凹透镜片之间的距离。
所述主控制器采用ARM11微处理器。
所述激光发射器采用工业CO2激光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能够在较远的范围内非接触地安全且准确地检测SF6气体的泄漏情况,同时可以在线实时观测SF6的状况。
2、具有防灼伤功能,它能使激光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3、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可制成便携式装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扩束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激光发射器与红外摄像仪在机壳前端面板的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际工作过程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8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线程实时数据处理装置
- 下一篇:微小型零件吸放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