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电磁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37204.3 | 申请日: | 201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1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闽俊;邵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27/02;F16K1/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电磁阀。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进步,低噪声、低排放、轻量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都已经成为了整个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车用电磁阀作为智能化控制的一个无排放且灵敏有效的控制元件正被广泛的应用到汽车领域。最常见的一种车用电磁阀,包括阀座部分、芯壳组部分和线圈总成部分,芯壳组件部分包括动铁芯和静铁芯,线圈总成部分包括线圈、接插件和瞬态抑制二极管。现有技术的车用电磁阀线圈总成与阀座之间多采用螺栓联接,螺栓联接容易导致其出现线圈松动,以及人为拆卸等情况,而造成线圈总成性能不稳定,甚至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芯壳组件、线圈总成与阀座之间的连接紧密,不容易松动和拆卸,性能稳定的车用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用电磁阀,它包括阀座、线圈总成和芯壳组件,芯壳组件包括动铁芯和静铁芯,静铁芯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装有排气罩,其特征是线圈总成和芯壳组件通过钢壳体包覆在阀座的上部。采用现有技术是先将线圈总成部分组装好,再将芯壳组件部分装入其中,然后将线圈总成和芯壳组件封塑为一体,其钢壳体将封塑后的整体包覆并可靠地铆压在阀座上。阀座的上部设有台阶,四周均匀排列设有若干凸筋,钢壳体的下部包覆在阀座的台阶下。在具体使用时,钢壳体的下部包覆铆压在台阶下和凸筋上,这样可保证钢壳体使线圈总成和阀座紧密固定,且不容易拆卸。通常阀座的四周设有四个凸筋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钢壳体来连接芯壳组件、线圈总成和阀座,整体性好,整个线圈总成不容易松动,且能很好地避免了售后用户随意地自行拆装,更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座 2、线圈总成 3、动铁芯 4、排气罩 5、接插件 6、台阶 7、凸筋 8、钢壳体 9、O型密封圈 10、静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车用电磁阀,它包括阀座1、线圈总成2和芯壳组件组成,芯壳组件包括动铁芯3和静铁芯10,静铁芯10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装有排气罩4,阀座1和线圈总成2间设有O型密封圈9,阀座1的上部设有台阶6,四周均匀排列设有四条凸筋7,线圈总成2和芯壳组件通过钢壳体8包覆在阀座1的上部,而钢壳体8的下部包覆在阀座1的台阶6下和凸筋7上。这样可保证钢壳体8使线圈总成2和阀座1紧密固定,且不容易拆卸。
采用现有技术先将线圈总成2部分组装好,再将芯壳组件部分装入其中,然后将线圈总成2和芯壳组件封塑为一体,其钢壳体8将封塑后的整体包覆并可靠地铆压在阀座1上。这样整个线圈总成2都不会松动,且能很好地避免了产品售后,用户随意地自行拆装,更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工作原理同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叙述。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7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测量电路
- 下一篇:火焰检测器视镜玻璃保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