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轴承套圈研磨的分离式电磁无心磁极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6474.2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范雨晴;马莹;李献会;王东峰;张伟;何灵辉;周海波;仝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轴承 研磨 分离 电磁 无心 磁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轴承套圈研磨的分离式电磁无心磁极。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包括内圈和外圈。
目前,研磨轴承套圈使用的电磁无心磁极基本上都是整体结构。由于整体结构的电磁无心磁极只能适用于单一尺寸的轴承套圈,因此通用性较差。
研磨不同型号尺寸轴承套圈需配备与之对应的电磁无心磁极,且每更换一次电磁无心磁极,必须修磨磁极与轴承套圈的接触面,当接触面磨损至一定程度时整个磁极就会全部报废。此外整体结构的电磁无心磁极装拆不方便,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轴承套圈研磨的分离式电磁无心磁极,该分离式电磁无心磁极具有装拆方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用于轴承套圈研磨的分离式电磁无心磁极由磁极座和磁极套构成,磁极座通过底端的内螺纹旋接在磁极套上端台阶的外螺纹上。
所述用于轴承套圈研磨的分离式电磁无心磁极,磁极座的上端对称设置四个凹槽止口。
所述用于轴承套圈研磨的分离式电磁无心磁极,磁极套的底端是一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的外径与轴承套圈的内径或外径匹配,所述定位圆柱与磁极套的底端面相互垂直,所述定位圆柱的轴向圆柱端面是轴承套圈的轴向定位面,磁极套的底端面是轴承套圈的径向定位面,在磁极套的底端均布三个定位孔。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拆方便,磨削一种轴承套圈型号只需配置相应的磁极套即可。
2、每种磁极套的定位孔位置尺寸不变,只需改变磁极套的定位圆柱外径尺寸即可用于另一种轴承套圈的加工磨削。
3、磁极套的径向定位面磨损过量时要及时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磁极套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磁极座;2—磁极套;2.1—轴向定位面;2.2—径向定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套圈研磨的分离式电磁无心磁极由磁极座1和磁极套2构成,磁极座1通过底端的内螺纹旋接在磁极套2上端台阶的外螺纹上。
磁极座1的上端对称设置四个凹槽止口。
磁极套2的底端是一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的外径与轴承套圈的内径或外径匹配,所述定位圆柱与磁极套2的底端面相互垂直,所述定位圆柱的轴向圆柱端面是轴承套圈的轴向定位面2.1,磁极套2的底端面是轴承套圈的径向定位面2.2,在磁极套2的底端均布三个定位孔。
使用时将磁极座1上端的凹槽止口面放在磨床的工作台上,然后旋接上磁极套2,再通过磁极套2上三个定位孔内所穿的螺栓将磁极套2和磁极座1一同固定在磨床工作台。将轴承套圈套放在磁极套2的定位圆柱上,轴承套圈的端面与磁极套2的径向定位面2.2接触,在磁极套2和磁极座1通电状态下轴承套圈被牢牢吸固在磁极套2的径向定位面2.2,然后再对轴承套圈的滚道实施磨削即可。
磁极座1只需加工一个,磁极套2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尺寸的轴承套圈,拆卸起来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6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斜滚筒式抛丸清理机
- 下一篇:打磨机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