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无公害干燥处理废弃酒糟等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池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5033.0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范宏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宏筠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都市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公害 干燥 处理 废弃 酒糟 有机 废弃物 发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酿酒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公害干燥处理废弃酒糟等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池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白酒企业酿酒产生大量废弃酒糟,由于废弃酒糟直接堆放容易导致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再次利用废弃酒糟中的有效成分,使其变废为宝,通常需要对酒糟进行干燥处理。但传统的干燥工艺能耗高,对环境污染大,并且,现有发酵池多数用于厌氧发酵,由于发酵前后的物料含水率变化不大,不适用于酒糟干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公害干燥处理废弃酒糟等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池结构,以对酿酒废弃酒糟进行复合生物发酵的无害化干燥化处理,达到废物利用和符合环保要求;并能够根据后续干燥酒糟的用途要求,调整相应的工艺参数,提供优质原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无公害干燥处理废弃酒糟等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池结构,该发酵池为长条形,包括发酵前区、发酵区和发酵后区;其中,所述发酵前区设有输入废弃酒糟的物料入口、发酵后区设有用于输出发酵完毕干燥处理后的酒糟的物料出口;所述发酵池的长边以中点为地平最高点,沿发酵池长边向发酵池两端形成向下的坡度,且地面做硬化处理;该发酵池的长边修建有立墙,墙顶安装用于行车的轨道;所述发酵前区安装有立体盘式换热系统,接入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的循环热水管道或其他循环热水管;所述发酵池长边两侧安装强制通风主管道,并根据发酵池每一段工艺流程的要求的不同,间隔不同距离安装强制通风支管进入所述发酵池,所述通风支管分别由各支管开关阀控制;该发酵池内部距中央地平最高点一定距离的水平面上,安装有横梁,其最高一级平台中央内嵌有强制通风支管和温度/含水率传感器,该横梁两侧的次级平台用于安装通风板。
其中,所述发酵池能够并排修建,每个发酵池的宽度根据行车宽度决定。
沿发酵池长边向发酵池两端行成向下的坡度不小于3%。
所述该发酵池的两端修建有用于收集发酵池下方排出的污水的排水渠。
所述立墙墙顶安装的行车轨道,由相邻的发酵池共用。
所述横梁,沿发酵池横向修建,其下沿平面据倾斜地平最高点垂直方向大于0.5米。
所述立墙内侧修建有竖式通风板。
所述通风板采用竖式板结构,利用多块板材连接而成。
所述通风板的间隙小于0.5厘米,板材间隙数不小于30处/米。
所述发酵池的两端安装有双向换气排风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无公害干燥处理废弃酒糟等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池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将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结构用于酿酒废弃酒糟的无公害干燥处理工艺中,结合酒糟好氧-厌氧复合生物发酵流程,能够完成酒糟的发酵全过程生产。该发酵池针对酒糟发酵干燥流程中的若干特殊点加以设计,大大提高了发酵干燥效率,同时具备良好的连续工业生产能力。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同时,由于其过程与白酒企业生产模式相贴近,完成废弃酒糟的干燥处理,并可根据后续干燥酒糟的用途,调整相应工艺参数,提供优质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结构的平面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结构的平面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结构的平面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太阳能热水管或其它循环热水主管
2、强制通风主管
3、双向换气排风扇
4、立体加热盘管
5、横梁
6、强制通风支管
7、通风板
8、温度/含水率传感器
9、立墙及行车轨道
10、立式通风板
11、倾斜地平
12、滤水架空透气层
13、强制通风管道控制阀门
14、485数据线
15、废弃酒糟堆积发酵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3,该用于无公害干燥处理废弃酒糟等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池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该发酵池占地面积由设计处理需求决定,一般应为长条形,可多个发酵池并行修建,单个发酵池的宽度由行车宽度决定。新鲜废弃酒糟物料在新型发酵池中按工艺流程要求由物料入口向物料出口移动,发酵完毕干燥合格的酒糟由物料出口运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宏筠,未经范宏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5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050型轧钢机专用换辊牵引车夹子
- 下一篇:一种螺母输送机楔块式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