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34936.7 | 申请日: | 201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先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K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辐射 红外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红外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属于红外加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由于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渗入体内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将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成,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所以远红外线对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
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由于远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所以现有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就不可避免的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如何尽可能的降低电磁辐射的影响就成为远红外加热装置设计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目前远红外加热装置存在的电磁辐射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则运用了光波的抵消原理:由于电磁波是具有一定波长和振幅的,根据光的波动性和干涉原理,两个振幅相同,波长相同的波叠加,波的振幅增强;而如果两个波的波程相差,则叠加后会互相抵消。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包括反射罩、远红外加热体、绝缘导线和电源总线,其中,
1、反射罩包括两端的罩沿和中间的罩体;
2、远红外加热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反射罩的罩沿上;
3、绝缘导线穿过反射罩两端的罩沿,经折叠后围绕远红外加热体分布;
4、电源总线包括与远红外加热体连接的火线,与绝缘导线连接的零线和与反射罩的罩沿连接的地线。
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线在反射罩罩沿之间的两段与远红外加热体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线与反射罩罩沿连接固定处设有膨大的绝缘固定头,绝缘固定头卡接在罩沿的卡槽里。
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线的材质为铜。
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罩罩沿的外侧设有一根用于固定远红外加热体和绝缘导线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具有以下的优点:
1、绝缘导线排布在远红外加热体的周围,与远红外加热体等距离,根据电磁波的抵消原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磁辐射的影响,使用更健康安全;
2、反射罩在远红外加热体外上方环绕,能够有效的将远红外加热体的发出的远红外线尽可能的反射的所需部位,能源的利用度高;
3、电源总线中的地线直接接反射罩罩沿,使用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触电危险;
4、通过增设绝缘固定头和支撑杆,能够稳固远红外加热体和绝缘体,并且避免反射罩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反射罩、2为远红外加热体、3为绝缘导线、4为电源总线、10为罩沿、11为罩体、12为支撑杆、30为绝缘固定头、40为火线、41为零线、42为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加热装置的结构进行描述,目的是为了公正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内容,而不是对所述技术内容的限制,事实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实质内进行的对所述结构的增减、替换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4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雾化式除尘装置
- 下一篇:油田联合站光纤安全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