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3923.8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达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耳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正不断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这些科技产品正逐渐地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其中,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耳机已成为一种必要装置。现有耳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
随着人们对耳机质量要求不断地提高,基本的音频输出功能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其中,耳机的声音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指低音效果。现有的入耳式耳机的壳体一般是采用塑料制备而成,而这种塑料耳机的声音效果存在较大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音效果好的入耳式耳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有壳体,壳体内部装设有扬声器,扬声器连设有音频传输线,音频传输线与扬声器电信号连接,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体以及铜材质的后壳体,前壳体的后端部与后壳体的前端部连接,后壳体成型有回音腔,前壳体成型有容置腔,扬声器安置于前壳体的容置腔内。
其中,所述后壳体开设有用于插装所述音频传输线的插孔,音频传输线贯穿插孔并与所述扬声器连接。
其中,所述后壳体对应所述插孔装设有护套,护套卡装于插孔内,护套成型有通孔,所述音频传输线插装于通孔内。
其中,所述前壳体的前端部装设有软质塑胶的耳套,耳套与前壳体的前端部套接。
其中,所述前壳体为铝合金壳体。
其中,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螺接。
其中,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扣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有壳体,壳体内部装设有扬声器,扬声器连设有音频传输线,音频传输线与扬声器电信号连接,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体以及铜材质的后壳体,前壳体的后端部与后壳体的前端部连接,后壳体成型有回音腔,前壳体成型有容置腔,扬声器安置于前壳体的容置腔内。由密度较大的铜制成的后壳体能够起到较好的回音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音频传输线将电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由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会在回音腔中环绕,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以达到较好的低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至图2中包括有:
1——壳体 11——前壳体 111——容置腔
12——后壳体 121——回音腔 2——扬声器
3——音频传输线 4——护套 5——耳套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部装设有扬声器2,扬声器2连设有音频传输线3,音频传输线3与扬声器2电信号连接,所述壳体1包括有前壳体11以及铜材质的后壳体12,前壳体11的后端部与后壳体12的前端部连接,后壳体12成型有回音腔121,前壳体11成型有容置腔111,扬声器2安置于前壳体11的容置腔111内。
在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中,前壳体11的容置腔111以及后壳体12的回音腔121连通并组成壳体1的内部型腔,扬声器2安置于前壳体11的容置腔111中,其中,扬声器2可以通过扣接的方式固定于前壳体11的容置腔111内,也可以通过胶水胶结的方式固定于前壳体11的容置腔111内。由密度较大的铜制成的后壳体12能够起到较好的回音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音频传输线3将电信号传输至扬声器2,扬声器2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由扬声器2发出的声音会在回音腔121中环绕,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以达到较好的低音效果。此外,前壳体11可以采用铝合金制备而成,也可以采用硬质塑胶制备而成。前壳体11可以通过扣接的方式与后壳体12连接于一起,也可以采用螺接的方式与后壳体12连接于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达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达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3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中壳结构件的喷漆治具
- 下一篇:一种易拆装的LED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