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化装置除焦机械设备检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3195.0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昌;王晞;白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9/16 | 分类号: | C10G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化 装置 机械设备 检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行业的检修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延迟焦化装置除焦机械设备检修专用车。
背景技术
设备检修车是延迟焦化装置中水力除焦机械设备中的专用设备之一。该设备主要用于切焦器和水力马达或水涡轮等检修设备的拆卸、安装及运输,也可用于拆卸、安装及运输其它设备。
自从20世纪末以来延迟焦化装置采用一炉两塔共用一个井架的结构后,除焦设备中切焦器的驱动装置采用的是风动水龙头。切焦器的拆卸及安装由固定在井架导轨侧面的悬臂吊架来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国内又研制和开发出了水力马达或水涡轮驱动切焦器的旋转以代替风动水龙头驱动切焦器的旋转。
为了拆卸和安装检修设备,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检修平台、检修小车、手动葫芦和手动单轨小车来解决。但是,由于增加了检修平台,结果往往导致整个井架的高度增高,钻杆加长,增加了井架的设计难度,降低了井架和钻杆的稳定性。目前延迟焦化装置中除焦机械设备的检修通常是采用在焦炭塔上盖一铁板,将所需检修设备降至盖板处进行除焦机械设备的拆卸;或者在焦炭塔平台上方4.5米处设置检修平台安放有轨六轮平板检修车。这两种将修方式无论哪种都需要采用吊架将设备吊至平台上,然后人为将除焦机械设备外运。特别是第二种检修方式,由于增加了检修平台,结果导致整个井架的高度增高,钻杆加长,增加了井架的设计难度,降低了井架和钻杆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井架的稳定性,因而需要降低井架的高度,减少钻杆的长度,尽量减少切焦钻杆的甩龙。平时不使用该设备时,可将该设备可放在焦炭塔塔顶操作平台上,当设备检修时,使用该设备检修车可方便地进行切焦器和水力马达或水涡轮的拆卸、安装及运输。
本实用新型一种延迟焦化装置除焦机械设备检修车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检修车包括起骨架支撑作用的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前下方将检修车稳定固定于地面的前臂5、主体框架1底部用于全方位运行检修车的万向轮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体框架1上还包括带动检修车沿主体框架1两边立框上下运动的升降架8和提供升降动力的驱动设备;
所述的升降架8上设置有位于主体框架1前方,固定在升降架8上的放置检修设备底座3的操作臂4。
所述的驱动设备包括固定在主体框架1底边框架上的液压缸9和与其紧连的脚踏板7,固定在主体框架1两侧支架上的链轮链条2;
所述的链轮链条2中的链轮21安装在其链轮轴23上,链轮链条2中链条22的一端同升降架8连接,另一端同主框架1相固定,链条中间部分搭接在链轮上。
所述的链轮链条2中的链轮(21)的轴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10)之间采用直接相焊进行连接;液压缸9的活塞杆10上下运动带动链轮轴23运动,进一步带动链轮21的旋转达到链条22的运转目的、最后带动同链条(22)固定的升降架8的上升与下降。
在具体实施中,
为防止由于重物的作用导致升降架8的下降,所述的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锁定升降架8升降位置的销轴;
所述的链轮及链条2中的链轮21可以为固定在链轮轴23两端的两个链轮;
所述的前臂5位于主体框架1的前下方,紧贴地面;
所述的万向轮6位于主体框架1的后下方,放置于地面上;
所述的前臂5和万向轮6各为左右分开对称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
所述底座3为一敞口的圆筒形状,其底部安装有以底座3中心旋转的设备;
所述的主体框架1为矩形结构,采用角钢和工字钢焊接而成;
所述操作臂4由操作臂外套和可沿操作臂外套方向延伸的操作臂内套两部分组成,具有伸缩功能,可以根据设备的大小确定所需臂的长短;
所述操前臂5由前臂外套和可沿前臂外套方向延伸的前臂内套两部分组成具有伸缩功能,可以根据设备的大小确定所需臂的长短;
所述的前臂外套外端安装有小轮。
本实用新型的焦化装置除焦机械设备检修车是这样操作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3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