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沫空心直浇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31184.9 | 申请日: | 2010-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5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良;苏全清;芶克明;王泽平;马建刚;孔延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谢焕武 |
| 地址: | 6112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空心 直浇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铸件浇注系统的泡沫空心直浇道。
背景技术
目前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陶瓷实芯直浇道,由于其透气性差,浇铸时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造成局部产热量过大,易造成铁水反喷铸造缺陷的产生,由于陶瓷材料成本相对较高,且无法重复利用,造成生产成本的不必要损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另外,大气浇注条件下使用的陶瓷型芯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易于脱芯。在浇注高温下,陶瓷型芯材料的物理化学变化,可能导致上述性能的恶化。技术人员经过试验比较了几种制造陶瓷型芯的工艺路线。对于石英玻璃基烧结陶瓷型芯,应控制使其生成一定量的方石英。这样,又导致为了最终产品的品质,在铸造时用于浇注的陶瓷浇道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制作陶瓷浇道的成本因此提高,更加剧了铸造行业的成本开销。
因此,现有陶瓷浇道存在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直浇道的结构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排除铸造缺陷的泡沫空心直浇道。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在消失模现有技术基础上,利用泡沫成型简便且稳定特性,采用泡沫材料空心成型技术一次成型。本实用新型从生产实用性考虑,在现有的泡沫成型工艺基础上,开发出简便、实用的空心直浇道.与目前行业广泛应用的陶瓷实芯直浇道相比,其由于材料的特殊性,浇注时产生的热量的适宜,避免了因发热量过大造成的铁水反喷等问题的产生。其浇注时泡沫随高温铁水而气化,废气经过处理排放于大气中,保护了环境。原材料价格与陶瓷相比,成本相对便宜,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泡沫空心直浇道,包括浇道体,其特征是所述浇道体为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具有贯穿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一端和另一端的空心浇道,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一端具有环状凹槽,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另一端具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凹槽和环状凸台的中心线与空心浇道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直径、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长度、空心浇道内直径、环状凹槽内直径、环状凹槽距离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一端的深度、环状凸台直径、环状凸台突出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另一端的长度可以根据所铸造管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直径为90毫米,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长度为550毫米,所述空心浇道内直径为60毫米,所述环状凹槽内直径为75毫米,所述环状凹槽距离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一端的深度为12毫米,所述环状凸台直径为75毫米,所述环状凸台突出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另一端的长度为12毫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为现有泡沫材料制成,可以随浇注高温铁水而气化,泡沫材料生产成本低廉,既有效节约了整个生产工序的生产成本,又避免了因发热量过大造成的铁水反喷的问题,排除铸造中因铁水反喷使产品报废的缺陷。
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泡沫空心直浇道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排除了铸造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泡沫空心直浇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空心直浇道包括浇道体,其特征是所述浇道体为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1,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1具有贯穿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一端2和另一端3的空心浇道4,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一端2具有环状凹槽5,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另一端3具有环状凸台6,所述环状凹槽5和环状凸台6的中心线与空心浇道4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1直径为90毫米,所述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1长度为550毫米,所述空心浇道4内直径为60毫米,所述环状凹槽5内直径为75毫米,所述环状凹槽距5离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一端2的深度为12毫米,所述环状凸台6直径为75毫米,所述环状凸台6突出直管状泡沫空心浇道体另一端3的长度为12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轴尾架顶尖配合结构
- 下一篇:圆管旋转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