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孔重油喷枪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1161.8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裴进金;倪桂强;张敖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38 | 分类号: | F23D1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重油 喷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以重油为燃料的燃烧喷枪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孔重油喷枪。
背景技术
由于成本因素,近来越来越多的锅炉、工业焚烧炉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重油作为辅助燃料。但在目前市场上,重油燃烧装置中所用的多是耗油量≥100kg/h的重油喷枪,且技术相对成熟;而对于耗油量≤100kg/h的重油喷枪的应用则不太理想。国内市场上,耗油量≤100kg/h的重油喷枪在工业炉中的应用可靠性大多不高,雾化质量差、燃烧不稳定、火焰形状不易控;即使国外市场上,价格相对高昂的同耗油等级重油燃烧器(价格约为重油喷枪的3~4倍),在应用中也多次存在重油管路堵塞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微孔重油喷枪,雾化质量好,燃烧稳定,火焰形状易控,管路不易堵塞,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微孔重油喷枪,由位于前端的喷头、位于中端的喷嘴接头和位于后端的套管组成,喷头和喷嘴接头螺纹连接,喷嘴接头和套管焊接;套管由位于内管的重油管和位于外管的蒸汽管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微孔重油喷枪,喷头由盖帽、调节螺栓、重油喷嘴及调节螺母组成,盖帽与喷嘴接头螺纹连接,调节螺母、重油喷嘴与调节螺栓之间螺纹连接;盖帽内部为内螺纹结构,喷嘴接头外壁为外螺纹结构,并与盖帽螺纹连接。
前述的微孔重油喷枪,调节螺栓、重油喷嘴及调节螺母两两之间采用螺纹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螺纹调节相互之间的位置则可以调整雾化状态及耗油量,实现了喷枪的集成及联动性。重油喷嘴采用圆锥体,内部流道采用倾斜角螺旋线状。
前述的微孔重油喷枪,喷嘴接头上开有蒸汽流通孔和重油管道连接孔;重油管道连接孔开在喷嘴接头的中心,内壁车锥管螺纹;蒸汽流通孔开在喷嘴接头的边缘,为并列两个光孔。喷嘴接头不仅是和喷头连接体,而且也是蒸汽、重油进入喷头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重油喷枪利用高速蒸汽作为雾化剂来冲击油流,使油粒充分雾化燃烧,因此除了具一般燃烧装置的基本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雾化能力,以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燃烧尾气符合规范要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其中,蒸汽管路和重油管路采用套管结构,雾化蒸汽雾化重油的同时兼具有伴热重油管路的功能,保证重油的粘度及流动性,防止小流量重油管路堵塞,影响其使用性能。重油入口温度控制在110℃~130℃之间,饱和蒸汽雾化剂压力为0.3Mpa~0.7Mpa。本实用新型的重油喷枪具有雾化质量好、燃烧稳定、火焰形状易控、管路不易堵塞、安全可靠等优点,彻底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小流量重油喷枪的雾化及流动性等缺陷,真正做到了耗油量、雾化性及重油流动性的完美统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重油喷枪体由两部分组成,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前端头部为可拆卸、可调节的特制喷头(由盖帽2、调节螺栓1、重油喷嘴3及调节螺母4组成),其中盖帽2内部为内螺纹结构;喷枪后段由喷嘴接头5和套管结构(内管为重油管7,外管为蒸汽管6)组成,其中喷嘴接头5外壁为外螺纹结构,与头部盖帽2螺纹连接。
喷枪前端头部可拆卸、可调节、结构紧凑,由盖帽2、调节螺栓1、重油喷嘴3及调节螺母4组成,材料采用耐高温不锈钢。其中调节螺栓1、重油喷嘴3及调节螺母4两两之间采用螺纹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螺纹调节相互之间的位置则可以调整雾化状态及耗油量,实现了喷枪的集成及联动性。重油喷嘴3采用圆锥体,内部流道采用倾斜角螺旋线状。
喷枪后段由喷嘴接头5和套管结构组成,其中喷嘴接头5采用耐高温不锈钢,套管结构采用不锈钢。喷嘴接头5不仅是和喷头连接体,而且也是蒸汽、重油进入喷头的通道,其上开有蒸汽流通孔和重油管道连接孔。重油连接孔开在喷嘴接头的中心,内壁车锥管螺纹;蒸汽流通孔开在喷嘴接头的边缘,为并列两个光孔。
本喷枪的重油流量的调节采用调节螺栓1和调节螺母4及相关件之间的现对位置和间距进行联调,方便快捷。同时,可以通过入口蒸汽的针阀微调蒸汽流量以保证重油的雾化和焚烧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回火燃气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卧式过热器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