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磁平衡节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1122.8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沙洲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H02J3/01;H02J3/18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电磁 平衡 节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接入三相低压电网的节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紧缺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的电网污染和三相电压电源不平衡情况,加剧了电能的损耗并使用户受害。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以谐波为主的电网污染,电源中的高次谐波一部分是由市电产生,另一部分是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导致的,比如采用变频器节电技术,仅在单一设备上进行有效的节电,但其工作中会产生大量谐波,污染了电网。众所周知,谐波不仅造成电能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变压器因涡流及损耗的加大而过热、电动机过热及转矩下降,还会造成低压电容器柜中电容器过热、中性线电流增大等结果。
三相电压不平衡,在低压线路中,由于存在单相以及高次谐波的影响,使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影响变压器、电机的安全经济运行,引起供配电网络相线及零线电能损耗加大;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照明灯寿命缩短(电压过高)或照度偏低(电压过低)以及电视机的损坏等;对通信系统的干扰,影响正常的通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较好地抑制谐波、并能使三相电压保持平衡的三相电磁平衡节电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三相电磁平衡节电器,包括:硅钢片骨架和内、外线圈组,内线圈组包括a、b、c线圈,外线圈组包括A、B、C线圈,所述的骨架包括三个绕线柱以及连接在这三个绕线柱两端的一对边框,a、b、c线圈的第一段a1、b1、c1分别绕在三个绕线柱上,a、b、c线圈的第二段a2、b2、c2分别绕在b1、c1和a1的外面,a、b、c线圈的第三段a3、b3、c3分别绕在c2、a2和b2的外面,a、b、c线圈中,a2、b2和c2逆时针绕制,a1、b1、c1和a3、b3、c3顺时针绕制;A线圈的第一段A1、C线圈的第二段C2和第三段C3、A线圈的第四段A4按序绕在a3的外面,B线圈的第一段B1、A线圈的第二段A2和第三段A3、B线圈的第四段B4按序绕在b3的外面,C线圈的第一段C1、B线圈的第二段B2和第三段B3、C线圈的第四段C4按序绕在c3的外面,A、B、C线圈中,A2和A3、B2和B3、C2和C3逆时针绕制,A1和A4、B1和B4、C1和C4顺时针绕制;A1、B1和C1的线端分别与三相输入电源相连,A4、B4和C4的线端作为三相电源输出、并分别与a1、b1和c1相连,a3、b3和c3接零线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交叉互补的绕线方法,达到了电磁平衡,采用正、反向混合串联耦合的绕线方式,很好地控制了三相之间的相位偏差。根据安培定则,它们之间产生的磁束可以相互抵消,以调整电流电压的不平衡,降低了零序、负序电流,提高了功率因数;而且,还降低了电磁转换中的损耗,滤除了浪涌、瞬变、谐波、尖峰和毛刺,平滑了正弦波形,从而降低了无功损耗,节省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线圈的绕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相电磁平衡节电器,包括:硅钢片骨架和内、外线圈组,内线圈组包括a、b、c线圈,外线圈组包括A、B、C线圈,所述的骨架包括三个绕线柱1、2和3以及连接在这三个绕线柱1、2和3两端的一对边框4,a、b、c线圈的第一段a1、b1、c1分别绕在三个绕线柱1、2和3上,即:a1绕在绕线柱1上、b1绕在绕线柱2上、c1绕在绕线柱3上,a、b、c线圈的第二段a2、b2、c2分别绕在b1、c1和a1的外面,a、b、c线圈的第三段a3、b3、c3分别绕在c2、a2和b2的外面,a、b、c线圈中,a2、b2和c2逆时针绕制,a1、b1、c1和a3、b3、c3顺时针绕制,a1、b1、c1、a2、b2、c2的匝线相等,a3、b3、c3的匝线相等、且是a1匝线的两倍;A线圈的第一段A1、C线圈的第二段C2和第三段C3、A线圈的第四段A4按序绕在a3的外面,B线圈的第一段B1、A线圈的第二段A2和第三段A3、B线圈的第四段B4按序绕在b3的外面,C线圈的第一段C1、B线圈的第二段B2和第三段B3、C线圈的第四段C4按序绕在c3的外面,A、B、C线圈中,A2和A3、B2和B3、C2和C3逆时针绕制,A1和A4、B1和B4、C1和C4顺时针绕制,A1、B1、C1、A2、B2、C2、A3、B3、C3、A4、B4、C4的匝数均相等;A1、B1和C1的线端分别与三相输入电源的U1、V1、W1端相连接,A4、B4和C4的线端作为三相电源输出,并且,其输出端为U2、V2和W2分别与a1、b1和c1相连,a3、b3和c3接零线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沙洲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沙洲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氢电池储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手自动阶梯式冗余电容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