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炉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31094.X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吾泉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吾泉水 |
| 主分类号: | F24C5/00 | 分类号: | F24C5/00;F24C5/12;F24C5/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炉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柴油炉灶。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公知的柴油炉结构包括炉体、风机和喷油装置等,炉体由燃烧室、用于搁置锅体的锅圈等组成,喷油装置和风机构成混合进口,从炉底部向燃烧室喷油。柴油点燃后在燃烧室内燃烧,实现对搁置在锅圈上的锅体加热而完成烹饪任务。现有柴油炉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风助火旺,燃烧室内的明火直接窜向锅圈对锅体进行加热,锅体外沿甚至锅体内都会出现大量的明火,不但烟尘会落入锅内,因燃烧而产生的噪音大,而且柴油燃烧不充分,既污染了环境,也降低了热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柴油炉灶,该炉能在没有明火溢出炉外的状态下,实现对锅体的加热,具有热效率高、环保节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柴油炉灶的结构,包括炉体、风机和喷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炉体的内腔顶部为隔热层,隔热层下方具有一个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分别与进风管和出风管相通,进风管的外端与风机相联;所述燃烧室的环壁上设有隔层空腔,隔层空腔分别与所述进风管和燃烧室相通;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有一筒体,简体穿过储气腔、隔热层向上延伸,筒体的上端口设有一闭火锅型模,燃烧室的上部伸入筒体内,燃烧室的出火口与所述闭火锅型模的底面相靠近;在燃烧室外壁与炉体内壁之间设有一根余热排出管,余热排出管出口与外界相通。
具体实施时,所述闭火锅型模的形状为平面型或凹面型。
具体实施时,所述喷油装置由喷油嘴、柴油泵、滤芯和油箱构成。
具体实施时,所述筒体的内壁和伸入筒体内燃烧室上部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为2c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从消除明火溢出炉外,以及环保节能的总体目标出发,通过在炉体内部设置内置的燃烧室出火口,在燃烧室出火口顶部设置筒体,并用闭火锅型模复盖筒体的上端口防止明火外窜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使用时,风机输送的进风先后由筒体外壁、燃烧室隔层空腔提温后,再进入燃烧室使雾化的柴油充分燃烧,燃烧室内燃烧的明火上窜,使闭火锅型模获得热量,从而达到给搁置在闭火锅型模上部的锅体提供热源的目的,完成烹饪。另外,由于燃烧室伸入筒体内的上部与筒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使得部分烟气等产生的热量向下窜至燃烧室外壁与炉体内壁间的密封空腔,使整个炉体升温,余热则从余热排出管引出。因此,该炉在使用过程中锅体处不会产生明火,从余热排出管出来的余热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再者,增设柴油雾化装置后,柴油在雾化状态下燃烧,燃烧充分、热效率高。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体壁1,隔热层2,筒体3,闭火锅型模31,余热排出管4,余热排出管出口41,喷油嘴5,燃烧室6,燃烧室壁61,隔层空腔出口62,隔层空腔63,出火口64,进风管7,进风管出口71,储气腔8,出风管9,出风管进口91,密封腔室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筒形的炉体壁1可由耐火砖外包不锈钢板制成,外端接风机的进风管7从炉底部进入,进风管出口71与储气腔8相通。储气腔8由不锈钢板制成,其高度一般为4cm,其顶部与隔热层2相抵,隔热层2的外沿与炉体壁1的端口构成密封结构,使隔热层2、储气腔8的底面与炉体壁1的内壁、底壁构成一个密封腔室10。储气腔8向下设置出风管9。在所述的密封腔室10中部的下方设置燃烧室6,燃烧室6为一个筒形件,其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这种设计的目的是确保火势相对集中),用不锈钢板制成,其底部设置柴油雾化装置的喷油嘴5,燃烧室壁61为双层结构,具有隔层空腔63,隔层空腔63与出风管9相通,隔层空腔出口62设置在燃烧室6的下部,其位置与喷油嘴5相匹配。出口62实际上是水平状设置在燃烧室6下部一根圆形管上的通孔,出口62的数量众多,且全部向上开口,所述圆形管与燃烧室壁61的隔层空腔63相通,使隔层空腔63内的热风送入圆形管,再通过众多出口62喷射热风,与雾化柴油混合燃烧。
燃烧室6的上部设置筒体3,筒体3的上端口设置闭火锅型模31。整个筒体3的高度约为10cm。安装时,筒体3穿过储气腔8、隔热层2向上延伸,其上端口伸出炉体顶部大约为3cm。设置闭火锅型模31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明火从筒体3的上端口外窜。闭火锅型模31的形状可按需选择,可以是平面型或凹面型,以能够接纳不同形状的锅体为原则。燃烧室6的上部直径缩小向上伸入筒体3内,两者直径相差约2cm,燃烧室6的出火口64与闭火锅型模31底面相靠近,相距约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吾泉水,未经吾泉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炉的加热腔结构
- 下一篇:锅炉炉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