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炉出铁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8734.1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龚仕顺;何见林;黄志明;洪学勤;胡波;田先明;张中顺;雷中兴;高永生;丁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炉 出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高炉,具体属于炼铁高炉的出铁沟。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提高,高炉向着大型化、长寿化的方向发展,但与高炉相配套的高炉出铁沟的使用寿命制约了高炉的高产。
从高炉出铁口喷流出来的高温铁水和渣首先进入出铁沟主沟,并在主沟落铁点周围形成一个冲击区,在冲击区范围内主沟两侧工作衬受铁水冲刷及铁渣的侵蚀,损毁较快,尤其是在主铁沟渣铁面及其以上部位,其冲刷、侵蚀更严重,损毁更快。目前,出铁沟主沟工作层普遍采用Al2O3-SiC-C质浇注料,使用时经现场浇注、烘烤后投入使用。这种浇注料虽能满足高炉出铁沟要求,但存在如下缺点:1)抗渣侵蚀、抗铁水冲刷性能差;2)现场施工时受环境因素限制,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3)更换周期长、吨铁成本高;另外,人们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铁沟渣段的工作层采用砖与浇注料的混合砌筑技术,这种技术的采用,虽然解决了铁沟渣段的工作层耐冲刷程度,但从整体出铁沟分析,则会出现出铁沟整体耐冲刷速率的不一致性,出铁沟的整体使用周期相对仍然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耐侵蚀、抗冲刷能力强、而且出铁沟整体耐冲刷速率的一致性较好的炼铁高炉的出铁沟。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新型高炉出铁沟,其由铁沟外壳、铁沟外壳内的永久砖衬层、工作层、砖与浇注料混和渣层段、铁水段、铁水通道、铁渣与铁水的分界面、铁渣与铁水的分界面上的结合层组成,其特征在于:铁水通道的两侧全长砌筑耐火材料砖形成耐冲刷层,耐冲刷层的形状为中部厚两端薄的凸形结构,凸头部分为耐冲刷段,耐冲刷段设在铁水通道的铁水受冲刷力大的部分;耐冲刷段的砖层厚度厚于其余部分50~80毫米;在耐冲刷层的层与层之间设有间隙,并错位布局,在层与层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浇注料形成增强层。
其特征在于:铝碳化硅碳砖层的砖与砖之间的间隙距离为一个铝碳化硅碳砖的厚度。
其特征在于:耐冲刷层的厚度除耐冲刷段外的其余部分的砖层厚度为80~120毫米。
本发明与现有的出铁沟技术相比,不仅耐侵蚀性及抗氧化性好,现场砌筑方便,维修方便,更换用时短,通铁量高,而且出铁沟整体耐冲刷速率的一致性较好,使用周期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高炉出铁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沟外壳、2永久砖衬层、3工作层、4铁水段、5铁水通道、6铁渣与铁水的分界面、7结合层、8凸形耐火材料砖层、9耐冲刷段、10间隙、11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新型高炉出铁沟,其由铁沟外壳1、铁沟外壳1内的永久砖衬层2、工作层3、铁水段4、铁水通道5、铁渣与铁水的分界面6、铁渣与铁水的分界面6上的结合层7组成。其在铁水通道5两侧全长砌筑成凸形耐火材料砖层8,凸形耐火材料砖层8上的凸形部分为耐冲刷段9,耐冲刷段9设在铁沟受铁水冲刷较大的中间部分;凸形耐火材料砖层8的基础厚度为80毫米/100毫米/120毫米,耐冲刷段9的厚度则为130毫米/160毫米/200毫米;在铁水通道5的两侧砌筑耐火材料砖层的砖与砖之间有一个砖厚度的间隙10,层与层之间的砖并错位布局,在砖与砖之间的间隙10中填充Al2O3-SiC-C材质的浇注料而形成增强层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8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闪蒸比重差式浓缩器
- 下一篇:针头安全双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