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邻近代拨报警主机及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7036.X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思特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H04W84/12;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邻近 报警 主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设备,尤其是一种邻近代拨报警主机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公共电话网络的普及,利用电话联网的报警主机也越来越多,相比电话网络的便捷、安全、迅速等特点得到广大用户的亲昧,这类报警主机上设有探测器接口和电话线接口分别连接探测器和电话线,电话线联网报警主机原理是,报警主机一旦有警情事件发生,立即通过电话线拨打中心号码或个人电话,从而报告上传警情事件或通知用户个人,中心或个人接到报告后,迅速做出反应。
由于上述报警主机及报警系统对电话线网络的依赖性较高,一个完好的电话线网络是其安全报警的基础,随着有些不法分子掌握这一原理后,在入侵之前首先破坏电话线网络,再进行做案,这样就使主机报告受到破坏,从而无法实现报警,使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所以,现有的报警主机及报警系统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在电话线被破坏后还能实现报警的邻近代拨报警主机及报警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邻近代拨报警主机,它主要包括主机,在主机上设有探测器接口和电话线接口,在所述主机上还设有与邻近主机通信的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邻近代拨报警系统,它包括探测器、报警电话线和相配套的主机,所述探测器和报警电话线与主机相连接,所述的主机数量至少两台且分别设置在相邻家庭内,每台主机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与其他主机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邻近代拨报警主机及报警系统,报警主机上设计有无线发送和无线接收电路,利用无线发送方式,使邻近周边的主机组成无线局域网络,邻居间相互监察,并相互代替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即使电话线被破坏后,还可由邻居代替实现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安全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描述的邻近代拨报警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描述的邻近代拨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所描述的邻近代拨报警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主机1、探测器接口2、电话线接口3、无线发送模块4、无线接收模块5、探测器6、报警电话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邻近代拨报警主机,它主要包括主机1,在主机1上设有探测器接口2和电话线接口3,在所述主机1上还设有与邻近主机1通信的无线发送模块4和无线接收模块5。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邻近代拨报警系统,它包括探测器6、报警电话线7和相配套的主机1,所述探测器6和报警电话线7与主机1相连接,所述的主机1数量为两台且分别设置在相邻家庭内,每台主机1通过无线发送模块4和无线接收模块5与其他主机1通信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邻居间可相互监察,并相互代替报告,即使其中一家的电话线被破坏后,还可由邻居代替实现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安全性更佳。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邻近代拨报警系统,所述的主机1数量为五台且分别设置在5户相邻家庭内。
假设不法分子对邻居1(用户帐号:0001)报警主机1实施电话线破坏,这时报警主机1立即检测到电话线故障后,随即发送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采用软件编码,自动加载用户帐号(0001)一并发送,周边邻居如邻居2-邻居5,就近的任何一台报警主机1,收到发送的求救的无线信号,假设为邻居2收到邻居1的求救无线信号,进行解码,解出为发生事件(电话线故障)及报警用户(0001),一并发送到接警中心,中心作出反应出警。邻居2报告至中心成功后,随即回传一个确认信号给邻居1,表示求救信号已经接收,邻居1就不再发送无线信号。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邻近代拨报警系统,利用无线发送方式,使邻近周边的主机1组成无线局域网络,邻居间相互监察,并相互代替报告。且发送无线编码的格式采用软件程序编制,从而发送信号时能自动携带用户帐号ID,使中心能准确识别那个用户发生的报告。软件无线编码格式可使邻居间的用户数量不受限制,无需繁锁的编程设置,用户使用起来更加便捷、监察网络更加庞大、系统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思特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思特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70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