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输液控制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26302.7 | 申请日: | 201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贾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微微 |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A61M5/17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输液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精确控制输液滴速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临床输液中,由于经费和条件的限制,很多医院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手动滚轮控制滴速。众所周知,一次性输液器上的手动滚轮很难精确地控制滴速,而输液泵,注射泵等控制输液流量的仪器由于价格昂贵,体积大,操作复杂等原因未能在我国普及应用。现有的输液控制仪器由于其机械控制结构和电路设计上的局限性,无法对控制的输液管闭合状态进行智能识别,结果在控制滴速时进入工作调节状态慢,误差率大,特别是临床上对于要求控制较慢滴速在“1~8滴/分钟”范围时,现有的输液控制仪器误差率更大,需要工作调节的时间更长或者无法控制。另外目前的输液控制仪器一般都固定在输液架上,使用不方便,有的虽也采用了绳子吊挂,但其抗移动干扰能力差,机器移动或受外力干扰时,就会出现摇摆晃动现象,这样影响到机器上光电传感器对滴液信号的正常接收,从而使机器无法正常控制速度,出现滴速过快或过慢不准现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输液控制仪器在控制滴速时进入调节状态慢,误差率大,使用不方便等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挂环、塑料挂件组成的悬挂装置和机体上的锁钩相配合的方式,将机器方便、牢靠地悬挂住,移动时能保证机器不左右摇摆;在电子电路和机械控制结构设计上,科学合理,它们相互配合,智能地检测输液管的闭合状态,准确地判断控制阀门的位置,从而在控制输液管的滴速时能精确快速地控制输液速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科学合理,控制精度极高的智能输液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机体(5)、悬挂装置(20)、电路系统和机械控制部分(6)组成,机体(5)正面有信号灯(1)、显示器(2)和按键(3),机体(5)一侧有U形状的墨菲氏管固定室(10),墨菲氏管固定室(1 0)内有“凹”槽状光电传感器,墨菲氏管固定室(10)正下方是“斧状”控制阀门(7);机体背后设有锁钩(19),与悬挂装置(20)配合,通过挂环(21)将机体悬挂在输液架上;机体内有电路系统和机械控制部分,其特征是:红外发光管(12)和红外接收管(11)分别装在“凹”槽状光电传感器的两侧;机械控制包括电机(16)、减速器(15)、矩形滑道(14)、控制阀门(13),其中减速器上的长轴为一螺杆(18),与螺杆配合转动的螺帽(17)嵌在塑料件控制阀门(13)内,控制阀门前端为“斧状”(7),矩形滑道固定在减速器(15)的铁板上,控制阀门在减速器轴的转动下在矩形滑道内来回平稳移动;控制阀门前面为输液管(9),输液管前相对应位置处有一压力传感器(8),控制阀门后端有一位置传感器(4),红外发光管(12)、红外接收管(11)、电机(16)、压力传感器(8)和位置传感器(4)均与电路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滴液信号输入部分,电路控制部分和机械控制部分组成,其中滴液信号输入部分包括接收滴液信号的光电传感器和信号滤波放大整形电路;电路控制部分包括限位自检电路、液晶显示电路、电源电路、按键输入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单片微处理器电路;机械控制部分包括电机以及机械控制结构。机体背后设有锁钩,与悬挂装置配合,通过挂环将机体悬挂在输液架上。红外发光管和红外接收管分别装在“凹”槽状光电传感的两侧。机械控制部分减速器上的长轴螺杆与嵌在控制阀门内的螺帽配合,在电机转动时由于减速器上的螺杆螺帽工作带动控制阀门在矩形滑道内平稳移动。控制阀门前端形状为“斧状”,它的前面放置输液管,输液管前端有一压力传感器,控制阀门后端有一位置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悬挂装置和机体上的锁钩相配合的方式,将机器灵活、牢靠地悬挂在输液架和天轨挂钩上,可以随意移动,临床上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电路和机械控制结构的设计科学,在输液管的前端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一压力传感器,控制阀门后端设有一位置传感器,它们智能地检测输液管的闭合状态,准确地判断控制阀门的位置,从而在控制输液管的滴速时能精确快速地控制输液速度。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控制输液速度精度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控制装置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机体和悬挂装置配合使用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微微,未经贾微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6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充气储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美容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