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粪便处理装置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26093.6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为民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5F3/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粪便 处理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粪便处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背景
按照自然法则:人类粪便可以通过土壤为植物生成提供最环保、最丰富的养料,再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给人类提供生活所必须的有机物,因而供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繁衍。我们现在对人类粪便的处理模式已经人为地把这条生物链割断了。我国每年把价值数千亿元的粪便冲进了江河湖泊,导致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造成了无尽的环境污染,而广阔的农村的贫瘠土地却得不到这种有机肥料的改良。
现有的粪便分为就地处理和异地处理,异地处理型是以“清华紫光”为代表的塑料打包方式,不需要用水,粪便经塑料袋打包后运往异地处理或作有机肥,但在运输途中及厕所本地,塑料包有可能破损,造成环境污染,既脏又臭。
就地处理型的一般均为微生物处理,如采取厌氧方式,处理周期长,系统体积大,而通过好氧方式时,能耗较大,特别是将粪便完全生化掉,需要消耗很多的电能,而且系统容易堵塞。将粪便生化掉,也不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粪便是良好的有机肥,在生态链中应有一定的位置。我们现在对人类粪便的处理模式已经人为地把这条生物链割断了,每年把价值数千亿元的粪便冲进了江河湖泊,导致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造成了无尽的环境污染,而广阔的农村的贫瘠土地得不到非常环保的有机肥料的改良。
近年来,我国国内使用的粪便处理工艺方案有以下几种:
(1)粗过滤,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
(2)粗过滤,除砂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
(3)粗过滤,除砂、除泥脱水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
(4)粗过滤,除泥脱水与生化处理或独立系统工艺。
(引自“秦峰,柴晓利,赵爱华”粪便处理与处置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粪便处理方式处理周期长,能耗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粪便处理装置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粪便固液处理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处理槽体、设置在处理槽体底部的挡板以及在挡板上铺设的由有机碎末组成的有机碎末层,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液体排出孔,所述处理槽体上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粪便的粪便进口,所述液体排出孔的直径小于有机碎末层的最小有机碎末粒径。
上述有机碎末为粒径为1-6cm的木屑、树枝、枯叶、木料或秸秆;所述液体排出孔的孔径为0.5-0.9cm。
上述挡板为倾斜挡板,且挡板的高端位于粪便进口的一侧。
上述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30度。
一种粪便处理系统,包括马桶、固液处理装置以及用于接收固液处理装置处理出的液体的液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槽体、设置在处理槽体底部的挡板以及在挡板上的铺设的由有机碎末组成的有机碎末层,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液体排出孔,所述处理槽体上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粪便的粪便进口,所述液体排出孔的直径小于有机碎末层的最小有机碎末粒径,所述粪便进口与马桶连接的下水管道连接。
上述有机碎末为粒径为1-6cm的木屑、树枝、枯叶、木料或秸秆;所述液体排出孔的孔径为0.5-0.9cm。
上述挡板为倾斜挡板,且挡板的高端位于粪便进口的一侧。
上述粪便进口与马桶连接的下水管道活动密封连接。
上述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30度。
有机碎末在粪便固液处理中的应用,所述有机碎末为为粒径为1-6cm的木屑、树枝、枯叶、木料或秸秆。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机碎末作为过滤网,将粪便的固体与液体处理,液体可以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固体与有机碎末混合,定期清理,去堆积有机肥料,粪便得到充分的利用,处理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固液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变废为宝,生态、节能、减废、健康。
3、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城乡人类粪便低成本的回归农田和大自然中,构成有效的再循环系统,方便运输。
4、这一技术首先可处理大、中、小学校的厕所、办公楼及一些公共厕所。通过对这些厕所粪便的收集,可以大大减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粪便的数量,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而经过处理的粪便,它不再是污物和污水,对固体部分进行打包清运,作为有机肥生产的原料,对于液体部分,通过水泵抽取,即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城市的绿化浇水。树木花草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养分,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从农业的角度看,这些肥水对植物进行灌溉,吸附在地表土壤深度50cm以上,被植物充分吸收,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为民,未经蒋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6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水冷钼电极
- 下一篇: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