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22984.4 | 申请日: | 201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4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段轶凡;胡文辉;赵国庆;曹容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673 | 分类号: | C21D9/673;C21D9/677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杨柳林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炉 双向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罩式退火炉用设备,具体地指一种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用于冷轧带钢钢卷再结晶光亮退火的设备一般由炉台、外罩、内罩、对流板、能源介质管线等组成。在外加热罩罩壁的中下部设有至少一排加热装置。当冷轧带钢钢卷等退火炉料被放置在炉台支架的对流板上后,用内罩罩住退火炉料和炉台,并通过液压机构将内罩与炉台密封,为防止钢卷在退火过程中表面氧化,该内罩内容纳有保护气体,炉台下方设置有能使内罩中的保护气体循环对流的循环风机。退火程序启动时,由设置在外加热罩上的加热装置对内罩进行供热,并通过内罩的热辐射对钢卷传热,循环风机则驱动内罩中的保护气体强制对流循环,这样热量便经过钢卷与对流板之间的缝隙强化对流传导,从而达到提高加热速度和均匀钢卷周边临界温度的目的。由于现有内罩均是筒形结构,在外罩对内罩的辐射加热的过程中,钢圈总是外部先受热、内部后受热,存在内外受热不均匀,可造成钢卷粘连等质量缺陷,同时存在退火工作时间长、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热效率高的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包括筒形罩体,所述筒形罩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炉台上的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罩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有底端封闭的内部热源套筒,所述内部热源套筒的顶端设置有热源套筒盖板,所述热源套筒盖板上设置有罩体吊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热源套筒和筒形罩体呈同轴布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热源套筒的高度是筒形罩体高度的50~80%。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热源套筒的内径是筒形罩体内径的30~40%。
退火程序启动时,将欲退火处理的钢圈放置在炉台支架上,将本实用新型的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置于炉台上并将法兰盘与炉台密封连接,在内部热源套筒的吊装孔内安装电热丝或燃气喷嘴等内部热源,再罩上外罩,同时启动外罩热源和内部热源开始加温,进行退火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普通内罩罩体顶部设置有一个下凹的内部热源套筒后,在退火过程中,可从该内部热源套筒顶部的罩体掉装孔中放入电热丝或燃气烧嘴等新的热源,可实现从钢圈中心部位由内向外地给退火炉料加热,从而改变了普通内罩仅受由外到内单向热辐射的加热方式,使钢圈受到双向热辐射,提高了热处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退火工艺的热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包括筒形罩体1,筒形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炉台上的连接法兰3,筒形罩体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有底端封闭的内部热源套筒2,内部热源套筒2和筒形罩体1呈同轴布置,内部热源套筒2的高度是筒形罩体1高度的60%,内部热源套筒2的内径是筒形罩体1内径的30%,内部热源套筒2的顶端设置有热源套筒盖板4,热源套筒盖板4上设置有罩体吊装孔5。
退火程序启动时,将欲退火处理的钢圈放置在炉台支架上,将本实用新型的罩式退火炉用双向加热内罩置于炉台上并将法兰3与炉台密封连接,在内部热源套筒2顶部的罩体吊装孔5内安装电热丝或燃气喷嘴等内部热源,再罩上外罩,同时启动外罩热源和内部热源开始加温,进行退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和护风罩连接结构
- 下一篇:车辆散热系统





